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研究径流对不透水面扩张的响应,通过建立沩水流域中上游HSPF模型,构建研究区2000-2015年不透水面扩张情景,探究该区域径流对不透水面扩张的响应。结果表明:HSPF模型月流量模拟精度较高,在本研究区有良好的适用性;在2000-2015年研究区不透水面扩张情景下,研究区不透水面扩张会引起年径流深小幅增长,不透水面扩张对枯水期径流深的影响大于对汛期径流深的影响,且不透水面扩张对枯水年径流深的影响最大,平水年次之,丰水年最小;相较于整个研究区,主城区与研究区不透水面扩张对径流深的影响在趋势上是一致的,但是主城区的影响程度比研究区大。  相似文献   
12.
长江源区河网水系密布且广泛发育辫状河道,由于地形资料匮乏,尚缺少其形态表征的研究报道.利用UAV航测与实地观测相结合的方法,获取长江源楚玛尔河、沱沱河、布曲-1、布曲-2等4条河流的数字正射影像(DOM)和数字地表模型(DSM).基于实测河道地表形态空间变化,计算洲滩与水域面积比值在0.638~2.152区间,水域与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理解地形变化对湖泊洪水过程的影响,采用已构建的长江-洞庭湖二维水动力模型,在洞庭湖2003及2011年实测地形的基础上,以2003年型洪水为例,定量分析了湖泊地形变化对洞庭湖洪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2011年洞庭湖超过40%的区域地形下降值大于0.10 m,特别是湘江洪道,其深泓线地形高程平均下降了5.72 m。通过对2003年洪水过程模拟发现,相比于2003年,在2011年地形情况下,以“四水”来流为主导的洪水过程中,南洞庭湖内洪峰水位下降超过0.40 m,西洞庭湖内洪峰水位下降约0.20 m,东洞庭湖内仅在南部地形变化较大区域的水位变化明显;斗米咀-城陵矶河段水面坡降变缓,南洞庭湖内洪道水面坡降变陡。而对于以长江来流为主导的洪水过程,由于长江洪水位的顶托作用,洞庭湖内洪峰水位下降了0.15 m,斗米咀-城陵矶河段及南洞庭湖内水面坡降下降不明显。因此,2003—2011年洞庭湖地形变化对“四水”来流型洪水影响较大,湖盆下切导致湖容增大,可有效缓解洞庭湖内防洪形势,但对长江来流主导的洪水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洞庭湖内疏浚扩容等防洪工程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长沙综合枢纽建成后,对湘江下游分汊河段江心洲演变产生较大影响。选取该河段3个具有代表性的江心洲(甄皮洲、萝卜洲和沙坪洲),通过Landsat遥感影像和1983、2008和2015年江心洲河段的实测地形数据,以及湘潭站多年实测水沙数据,分析近30余年河段内江心洲演变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且年内分配趋于稳定,年输沙量呈现周期性波动下降的趋势,1990年代枯水期输沙量相比1980年代同期有所增加。1984-1994年期间,江心洲处于自然发育状态,面积和体积都有所增加,1994-2005年,3个江心洲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至2009年,江心洲面积继续扩大。2012年后由于长沙综合枢纽的建成运行,下游河段江心洲进一步萎缩。  相似文献   
15.
饮用水中钙硬度去除效能主要受CaCO3结晶过程影响。通过改变C/Ca值模拟饮用水钙硬度去除,考察不同C/Ca值条件下,溶液体系pH值和Ca^2+浓度变化、上清液浊度变化以及结晶产物颗粒粒径分布、晶型和形态,以阐明钙硬度去除过程中CaCO3结晶行为。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结晶产物均为方解石;溶液体系中加入的CO32-首先发生质子化,提高体系pH值,然后与Ca^2+结晶反应降低体系pH值;C/Ca值的增大提高了pH值,有助于Ca^2+的去除,但同时也会提高结晶产物颗粒数量、密度和减小结晶产物颗粒粒径,导致上清液浊度增大。饮用水钙硬度去除中要综合考虑残余Ca^2+浓度、出水pH值和浊度以及混凝剂用量等来优化确定C/Ca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探究水位变化对大型水电站水库消落带底栖动物迁移运动行为的影响,为底栖动物在大型电站水库消落带底泥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柘溪水库消落带优势底栖动物颤蚓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观测和实验室模拟,研究底泥微环境和水位变化对颤蚓迁移运动的影响。【方法】原位观测中淹水期颤蚓以泥面迁移为主,占73.8%,变动期以泥内迁移为主,占55.5%。实验室模拟结果表明,淹水期和落干期底泥微环境下,泥面迁移颤蚓尾部摆动频率分别为80.0±8.5和33.5±6.4次·min-1,泥内颤蚓迁移最大深度分别为4.45 cm和10.15 cm。水深由1 m上升至21 m和由21 m降低至1 m时,泥面迁移适宜水深分别为3~9 m和6~12 m;水位升高过程颤蚓尾部摆动频率更高;小水深范围内,水位降低过程中颤蚓泥内最大迁移距离更大。【结论】颤蚓迁移方式和特征受底泥颗粒粒径、有机质含量和上覆水深的影响,其中上覆水深的影响主要由溶解氧浓度变化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