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29篇 |
免费 | 350篇 |
国内免费 | 17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77篇 |
综合类 | 370篇 |
化学工业 | 661篇 |
金属工艺 | 231篇 |
机械仪表 | 285篇 |
建筑科学 | 393篇 |
矿业工程 | 144篇 |
能源动力 | 95篇 |
轻工业 | 843篇 |
水利工程 | 113篇 |
石油天然气 | 201篇 |
武器工业 | 23篇 |
无线电 | 34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98篇 |
冶金工业 | 160篇 |
原子能技术 | 18篇 |
自动化技术 | 39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13篇 |
2023年 | 227篇 |
2022年 | 225篇 |
2021年 | 284篇 |
2020年 | 234篇 |
2019年 | 237篇 |
2018年 | 231篇 |
2017年 | 109篇 |
2016年 | 130篇 |
2015年 | 130篇 |
2014年 | 291篇 |
2013年 | 259篇 |
2012年 | 257篇 |
2011年 | 347篇 |
2010年 | 292篇 |
2009年 | 243篇 |
2008年 | 155篇 |
2007年 | 170篇 |
2006年 | 140篇 |
2005年 | 109篇 |
2004年 | 83篇 |
2003年 | 62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6篇 |
1977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为阐明不同品牌电饭煲对小米粥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 (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分别对格力电饭煲、小米电饭煲、美的电饭煲、苏泊尔电饭煲和九阳电饭煲煮制小米粥中的小米汤、小米粒和小米粥进行挥发性成分测定与分析,根据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究不同样品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从小米粥中共鉴定出33种挥发性物质,如醛、醇、酯、酮和杂环类化合物,以醛、醇和酯为主。同一品牌电饭煲煮制小米汤和小米粥的挥发性成分更加相似,且浓度较高,小米粒的挥发性成分种类较少,浓度较低。对于不同品牌电饭煲煮制样品中,小米电饭煲煮制小米粒中醛、酯、醇和酮类化合物浓度最高;格力电饭煲煮制小米汤中醛、酯和呋喃类化合物浓度最高;苏泊尔电饭煲煮制小米粥中醛和酯类物质浓度最高。GC-IMS联用技术可快速简便检测小米粥中挥发性成分,不同品牌电饭煲煮制小米粒、小米汤和小米粥中的挥发性成分差异明显,为研制新型电饭煲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3.
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纺织品中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的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Py-GC-MS)方法,得到了4种苯并三唑类化合物(UV-320、UV-350、UV-327、UV-328)最佳热裂解条件:裂解炉温度为350℃,热裂解时间为0.1 min,裂解炉接口处温度为300℃。该方法在100~2 000 mg/kg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2>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8~0.13 mg/kg。在棉、羊毛、聚酯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84.66%~126.9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0%~4.63%(n=7)。该方法无需有机溶剂萃取,简单快捷,灵敏度高,可用于纺织品中4种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14.
115.
高分子量透明质酸产生菌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Streptococcus equi SH-O为出发菌,用5-溴尿嘧啶(5-BU)、紫外线和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TG)为诱变剂进行复合诱变,选育到1株遗传稳定性好、产高分子量透明质酸(HA)的突变菌SH-109;在500mL摇瓶和5L发酵罐中,分别对其生产高分子量HA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多因素正交试验表明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比为:50g/L蔗糖、100g/L混合氮源、10g/L葡萄糖、2.0g/L MgSO4·7H2O、2.0g/L Na2HPO4·12H2O、1.0g/L NaHCO3、0.1g/L UTP.在pH7.6、转速550r/min条件下有利于高分子量HA的合成,突变菌SH-109发酵生产HA相对分子量达4.36×106Da. 相似文献
116.
通过研究不同脂肪添加量(5%、10%、15%和20%)的香肠在发酵过程中脂质和蛋白质的氧化水平,并对发酵前后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分析,最后对香肠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脂肪添加量的增加,硫代巴比妥酸值显著增加,肌原纤维蛋白的羰基含量增加,总巯基含量降低(P<0.05),说明增加脂肪添加量会促进发酵香肠中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挥发性化合物分析可知,脂肪添加量较高的发酵香肠,因脂质自动氧化产生的醛、酮、酸、醇、酯和烷烃类化合物含量也相应增加(P<0.05);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脂肪添加量为15%的发酵香肠,其整体可接受性最佳(P<0.05)。 相似文献
117.
探讨苦菜黄酮(flavonoids from Sonchus oleraceus L.,FSOL)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及肝脏的保护作用。选择60 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6 组: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10 mg/kg)以及FSOL低剂量组(50 mg/kg)、中剂量组(100 mg/kg)、高剂量组(200 mg/kg),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其余组饲喂高脂饲料,连续饲喂5 周后测定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肝脏中TC、TG、MDA、SOD等指标水平,并观察肝脏的组织形态变化。结果表明:FSOL能抑制高脂血症小鼠体质量的增长,降低血清中TC、TG、LDL-C、ALT、AST、MDA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并且降低肝脏中TC、TG、MDA水平和肝脏指数;另外,SOD和HDL-C水平都有不同程度提升,说明FSOL对高脂血症小鼠具有较好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可能与其改善脂质代谢和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这为FSOL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