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3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73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1篇
武器工业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9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变形对Nb-Mo低碳钢奥氏体-铁素体等温相变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形变缩短了相变孕育期,加速了奥氏体-铁素体的等温相变,细化了铁素体组织;在650℃出现了针状铁素体。按照Avrami方程,由试验数据回归得到875℃变形后在700℃和650℃奥氏体向铁素体等温相变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42.
雍岐龙  郑鲁 《金属学报》1984,20(1):9-16
对NbC在含Nb(0.24,0.15和0.08%)的三种微合金化钢的铁素体中的沉淀和沉淀强化作用进行了研究,利用已有理论估算了NbC在铁素体中沉淀的临界核心尺寸、均匀形核率、最大形核率温度,大约在600℃等温沉淀可得到最为有效的沉淀强化效果。此外,修正了NbC粒子沉淀强化屈服强度增量公式,试验结果与公式计算符合较好。结果指出,当NbC粒子尺寸小到2.6nm时,沉淀强化机制仍为Orowan绕越机制。  相似文献   
43.
 为了研究铌对DZ2高铁车轴钢淬透性的影响规律和机理,通过末端淬透性试验和物理化学相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铌质量分数分别为0、0.026%和0.039%的DZ2钢的微观组织、析出相和淬透性。结果表明,距淬火端20 mm以内,铌微合金化车轴钢硬度均高于对比钢,不同铌含量试验钢的淬透性曲线拐点位置均在距淬火端25~30 mm处,总体来看,3种试验钢淬透性相当;随着铌质量分数的增加,奥氏体晶粒尺寸越小,降低了钢的淬透性;铌微合金化抑制了M3C相的析出,增加了奥氏体中碳、锰、铬固溶量,从而提高了钢的淬透性,弥补了晶粒细化造成的淬透性下降,综合作用下淬透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44.
在Nb、Ti微合金化超低碳含Mn钢的成分设计基础上,通过控制轧制获得扁平奥氏体,随后控制冷却获得贝氏体组织,开发出新型的高韧性超低碳贝氏体钢.实验结果表明,在0.03C ~ 3.4Mn微合金钢中使扁平奥氏体的厚度细化至4μm左右,超低碳贝氏体组织的屈服强度达到600 MPa,抗拉强度达到780 MPa,上平台冲击功约230 J,实现了强度与韧性的良好配合.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试验钢相变产物的组织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强韧化机理、成分和工艺的优越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5.
采用应力松弛法研究了变形量对含Nb-Mo钢中碳氮化物析出开始时间Ps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量越大,Ps越小;变形量为10%和15%时,最快析出温度均在875℃左右;Ps分别为6.6 s和6.2 s。预应变较小时Ps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透射电镜(TEM)对不同温度下的析出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变形奥氏体中的碳氮化物主要沿晶界和位错析出,温度较低时有少量在晶内析出。  相似文献   
46.
针对屈服强度700 MPa级超高强度热轧钢板冷冲压时出现开裂现象,对其剪切加工方式以及剪切材料端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剪切端局部加工硬化以及大量残留的微裂纹扩展是700 MPa级热轧超高强钢板冲压产生开裂的主要原因。通过边缘局部回火或局部修磨去除裂纹源,可避免出现开裂或者降低开裂几率。  相似文献   
47.
超级马氏体不锈钢耐各种介质的腐蚀对其使用至关重要。采用电化学噪声(ENC)、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动电位极化(PDP)曲线,研究了00Cr15超级马氏体不锈钢在含H2SO4的酸性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其浸泡时间的延长,噪声电阻逐渐增大,噪声谱功率曲线的斜率在48 h时突然下降,即钝化膜变得稳定;电化学阻抗谱中的容抗弧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48 h后基本不再变化;随浸泡时间的延长,点蚀电位升高,维钝电流密度下降;00Cr15超级马氏体不锈钢在含H2SO4的酸性NaCl溶液中的再钝化能力强,耐蚀性好。  相似文献   
48.
在有关研究工作中涉及到一族复杂函数,其通式为fn(x)=exp(-∫^x0(n+5)anx^n+1-1/anx^n+2-x+1dx),其中n为非负整数,an=(n+1)^n+1/(n+2)^n+2,经在关计算可得下述定积分计算结果:∫^n+2/n+10x^n+1fn(x)dx=1/3an=(n+2)^n+2/3(n+1)^n+1。  相似文献   
49.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OM、EBSD、TEM及Vickers硬度计等研究终轧温度对Ti-V-Mo复合微合金钢的组织转变、析出相和硬度的影响,并阐明了组织演变和硬度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不同终轧温度的Ti-V-Mo钢其组织均为多边形铁素体;随着终轧温度由1000℃降低到800℃,Ti-V-Mo钢的硬度由400HV提高到427HV;铁素体晶粒的平均尺寸由3.44μm减小到3.05μm;(Ti, V, Mo)C粒子的析出数量增加,其平均尺寸由8.38 nm减小到6.25 nm。随着终轧温度的降低,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的减小和纳米级(Ti, V, Mo)C粒子的增多及细化是硬度增大的主要因素。在980℃以下,降低终轧温度(Ti, V, Mo)C在奥氏体中的形核率不断减小,使得其在铁素体中析出的10 nm以下的(Ti, V, Mo)C粒子不断增多,促进了硬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0.
硫化锰在钢中的Ostwald熟化过程的控制性元素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稀溶体中第二相的Ostwald熟化的理论 ,分析计算了钢中硫、锰元素的相对含量对硫化锰在钢中的Ostwald熟化过程控制性元素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钢中硫化锰的Ostwald熟化过程的控制性元素是硫还是锰主要取决于 (Mn -R·S)是否大于C值 DMn -γRDS -γ10 5.0 2 -1162 5/T(DS -γDMn -γ- 1) ,当含锰的合金钢、低合金高强度钢和普碳钢中的锰含量大于 0 7%时 ,硫化锰的Ostwald熟化过程的控制性元素是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