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231篇 |
免费 | 1514篇 |
国内免费 | 71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646篇 |
综合类 | 1902篇 |
化学工业 | 3032篇 |
金属工艺 | 1347篇 |
机械仪表 | 1636篇 |
建筑科学 | 2264篇 |
矿业工程 | 1332篇 |
能源动力 | 662篇 |
轻工业 | 2163篇 |
水利工程 | 978篇 |
石油天然气 | 1120篇 |
武器工业 | 473篇 |
无线电 | 193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428篇 |
冶金工业 | 1046篇 |
原子能技术 | 325篇 |
自动化技术 | 21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5篇 |
2023年 | 660篇 |
2022年 | 676篇 |
2021年 | 780篇 |
2020年 | 744篇 |
2019年 | 667篇 |
2018年 | 689篇 |
2017年 | 332篇 |
2016年 | 457篇 |
2015年 | 546篇 |
2014年 | 1325篇 |
2013年 | 909篇 |
2012年 | 989篇 |
2011年 | 1002篇 |
2010年 | 983篇 |
2009年 | 917篇 |
2008年 | 986篇 |
2007年 | 1021篇 |
2006年 | 1010篇 |
2005年 | 940篇 |
2004年 | 863篇 |
2003年 | 731篇 |
2002年 | 592篇 |
2001年 | 543篇 |
2000年 | 641篇 |
1999年 | 657篇 |
1998年 | 588篇 |
1997年 | 542篇 |
1996年 | 601篇 |
1995年 | 529篇 |
1994年 | 502篇 |
1993年 | 420篇 |
1992年 | 364篇 |
1991年 | 354篇 |
1990年 | 352篇 |
1989年 | 310篇 |
1988年 | 107篇 |
1987年 | 81篇 |
1986年 | 88篇 |
1985年 | 63篇 |
1984年 | 80篇 |
1983年 | 67篇 |
1982年 | 60篇 |
1981年 | 57篇 |
1980年 | 51篇 |
1979年 | 29篇 |
1978年 | 18篇 |
1976年 | 10篇 |
1959年 | 9篇 |
1957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952.
953.
954.
955.
引汉济渭工程是缓解关中地区缺水、改善渭河生态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汉江干支流径流的丰枯遭遇规律对工程调水造成的巨大影响,以保障引汉济渭工程供水为目标,建立了调水区可调水量最大的模型,选用Copula函数确定了对跨流域调水影响最大的丰枯遭遇组合的概率,基于实测径流分析确定了不同丰枯遭遇组合情形下的典型年,并采用自迭代优化算法长系列计算分析了不同丰枯遭遇对各典型年调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6年长系列(1954—2009)计算中,供水保证率为95%,共计有8年调水量大于16亿m~3,其中,1975年调水最大,达到17.74亿m~3,2002年调水最少,为9.41亿m~3。汉江干支流不同丰枯遭遇组合情形下,干支流同枯概率为20.79%,调水量仅为9.41亿m~3,为水库调水量最小值,该组合对引汉济渭跨流域调水的影响最为显著,为最不利情况,应引起足够重视。研究成果对于引汉济渭工程水源区的水库调度和受水区的水资源配置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6.
957.
958.
山东省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6 84 3mm ,全省水资源总量 310 2 4亿m3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35 7m3 ,相当全国的六分之一 ,特别是由于近几年的连续干旱 ,全省水资源越来越紧张 ,而全省的污水排放一直居高不下 ,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局面。为此 ,认真研究污水资源化利用 ,是一项重要课题。1 必要性目前 ,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大量兴建污水回用工程 ,已成为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战略性措施。污水土地深度处理系统由于和传统的污水处理系统相比 ,具有不占耕地、投资费用低、安全可靠等优点而得到迅速发展 ,是污水资源化的发展趋势 ,研究污水… 相似文献
959.
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主要是准确反映水环境目前的质量和污染状况,根据某一特定评价过程所选择的水质参数、标准和评价方法,揭示水体质量变化的规律性,分析引起水质量恶化的主要因素,对水环境的综合利用情况做出相应科学合理的评定,同时为水污染治理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的对策.就目前常用的几种水质质量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60.
开都河和托什干河梯级地区洪水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都河、托什干河中游河段都有上下游水文站控制,区间产水较多,暴雨洪水较大,且分布不均,给区间各梯级洪水分析计算带来很大困难。针对两河洪水的特点和规律,运用地区洪水组成方法及水量平衡原理,通过图解分析,选出安全合理的洪水组合方式,为各梯级洪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