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56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5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8篇
冶金工业   13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改性氰酸酯的预聚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酚醛环氧改性双酚A氰酸酯,用于制备热熔预浸料.双酚A氰酸酯和酚醛环氧树脂经过适当预聚后在室温下具有一定的粘附性,可制作出具有室温铺敷性的复合材料预浸料.将金属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加入改性体系,复合材料成型试验结果表明,DBTDL对树脂体系的预聚工艺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树脂体系可用于热熔工艺.  相似文献   
52.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模态参数识别算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结构动力响应信号的分析与处理,识别结构模态参数是结构健康监测和损伤诊断等研究及工程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前提和难点所在。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技术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到目前为止众多的参数识别基本算法及其改进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对较为典型的识别算法问的共性、差异及不足进行了分析比较,并重点选取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和有理分式多项式法,对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振动台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并对识别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以便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3.
文中从PEER地震动数据库选取60条具有不同持时的地震动记录,并将峰值加速度(PGA)统一调整为0.1g。基于OpenSees分析软件建立了周期分别为1.0、2.0、3.0、4.0、5.0s的SDOF体系,并采用时程分析法研究了其加速度、速度、及位移响应。对基于这些响应的D_(s5-95%)与CAV、AI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周期的SDOF体系,基于加速度峰值响应的D_(s5-95%)与CAV或AI之间的相关性最好,速度响应次之,位移响应最差,且相较于AI强度指标,D_(s5-95%)与CAV之间的整体相关性明显较好。表明在进行与结构地震动持时特性的相关研究时,可采用CAV强度指标。此外,建立长周期结构模型会更有利于考虑地震动持时特性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4.
1 电气火灾事故的现状 1992年—1995年,商丘地区共发生火灾事故338起,直接经济损失394.77万元。其中:电气火灾就有139起,占总起数的41.12%,直接经济损失140. 47万元,占损失总数的35。58%。电气火灾呈逐年上升趋势,仅1995年就因电引起火灾37起,损失40.63万元。1992年—1995年商丘地区火灾统计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55.
现代社会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合同社会。一个企业的经营与合同管理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重视合同及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我们不仅要重视合同签订前的管理,更要重视签订后的管理。  相似文献   
56.
韩建平  苏琳 《工程力学》2000,3(A03):436-440
根据试验资料和规范要求,对砌体房屋的人工挖孔低承台大直径扩底桩,经过调查分析,推导出桩身直径和扩底直径的计算公式,并提出构造要示,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7.
采用无压熔渗法制备Si/Al复合材料,研究了熔渗温度对所制备Si/Al复合材料Si相形貌的影响,对Si相间基体合金的凝固组织进行了分析,测试了Si/Al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热导率及抗弯强度。结果表明,在相同熔渗时间下,随着熔渗温度升高,所制备Si/Al复合材料中Si相从颗粒状到形成网络状。Si相间的Al-Si基体合金中不再是典型的初生相和共晶组织,而是出现了类似离异共晶的结晶现象,即初晶Si和共晶Si是在原存的Si相上结晶长大。XRD分析显示在所制备复合材料中只有Si相和Al相。随着熔渗温度升高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热导率以及抗弯强度均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58.
集中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木梁的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狄生奎  韩建平 《工程力学》2000,2(A02):248-251
在对预应力木梁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预应力木梁强度设计方法以及挠度的计算步骤,为预奕力木研究成果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9.
我国现役大多数钢筋混凝土(RC)框架是基于GBJ 11-1989、GB 50011-2001和GB 50011-2010三次抗震设计规范所设计,由于建筑功能的需求,常见框架结构的首层层高明显高于其它层,易导致结构层间变形集中。选择底层层高明显高于其它层的三栋现役RC框架为分析算例,综合考虑填充墙面外变形、节点区剪切变形、柱内钢筋粘结滑移等因素,利用OpenSee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其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对三个模型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分析和大量地震动激励下的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结构在中震、大震和特大震三个水准下的损伤程度、层间变形的分布模式及可修复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GBJ 11-1989和GB 50011-2001,基于GB 50011-2010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结构损伤最小,对于潜在薄弱层的加强效果更加明显;中、大震水平,三次规范设计结构发生倒塌的概率均较低,但基于GBJ 11-1989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结构损伤较严重,较难修复;特大震水平,基于GBJ 11-1989和GB 50011-2001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结构倒塌风险较大,基于GB50011-2010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结...  相似文献   
60.
为发展具有损伤可控和自复位性能桥梁双柱墩,选取铅挤压阻尼器(lead-extrusion dampers, LEDs)为可更换耗能装置,并通过预应力筋提供自恢复力,组成摇摆-自复位(rocking self-centering, RSC)双柱墩体系(RSC-LEDs);通过对其抗震性能的研究,对应发展了一种基于等能量设计流程(equivalent energy-based design procedure, EEDP)的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RSC-LEDs双柱墩的数值分析模型,结合一RSC双柱墩试件的拟静力结果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定性分析了阻尼器出力、初始预张拉力、无粘结预应力筋配筋率、上部结构重量及盖梁-墩柱刚度比对RSC-LEDs双柱墩滞回性能的影响。设计了32组不同参数的RSC双柱墩试件开展回归分析,并结合RSC-LEDs双柱墩的力学特性,得到了RSC-LEDs双柱墩等效屈服强度、刚度的半经验计算公式。结合中国公路抗震设计规范和EEDP,提出一种适用于RSC-LEDs双柱墩体系的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设计案例分析表明:半经验计算公式可较为准确地估算RSC-LEDs双柱墩的等效刚度及屈服强度;所提出的设计方法可使RSC-LEDs双柱墩达到预期的能力曲线,并实现在E1地震作用下保持弹性,在E2地震作用下LEDs屈服耗能且地震位移需求得到控制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