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6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106篇
电工技术   178篇
综合类   251篇
化学工业   444篇
金属工艺   119篇
机械仪表   259篇
建筑科学   268篇
矿业工程   203篇
能源动力   36篇
轻工业   437篇
水利工程   144篇
石油天然气   133篇
武器工业   18篇
无线电   26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33篇
冶金工业   114篇
原子能技术   34篇
自动化技术   32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8年   5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在综述电磁波材料吸波工作原理的基础上, 讨论了核壳结构材料在吸波领域的优势.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不同类型核壳结构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主要包括铁氧体型、磁性金属微粉及其氧化物型、陶瓷型、导电聚合物型、碳系材料型等核壳结构复合吸波材料.同时对不同类型的核壳结构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组织结构和微波吸收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归纳评述.最后对核壳结构复合吸波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主要包括多层核壳结构, yolk-shell结构以及与其他材料结构相复合的特殊结构, 为进一步研究核壳结构复合吸波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2.
Dynamic effects of NO2--N accumulation were discussed owing to temperature.In different temperature,a series of vmax and Ks were found consider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emperature and rate of ammonia nitrogen transforming into NO2--N.The kinetics models,which reflected the conditions of ammonia nitrogen transforming into NO2--N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of the coking wastewater,were built up.The characteristic coefficient temperature wa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Arrhenius.  相似文献   
123.
由长链聚硫化锂的溶解和扩散引起的"穿梭效应"是导致锂硫电池性能严重劣化的原因之一。TiO_2和Al_2O_3作为常见的电极添加剂可以有效抑制聚硫化锂的扩散。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从分子层面探讨了锐钛矿型TiO_2及α-Al_2O_3抑制穿梭效应的机理。计算结果表明,TiO_2/Al_2O_3与聚硫化锂分子Li2SX(X=4,6,8)之间形成了化学键。其中,Li2SX(X=4,6,8)与锐钛矿型TiO_2(101)之间形成了Li-O键和和S–Ti键。Li2SX(X=4,6,8)与α-Al_2O_3(0001)之间形成了Li-O键和S-Al键。  相似文献   
124.
探讨引起发酵豆乳异味的主要风味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分析技术,结合感官评价对不同牛乳含量的发酵豆乳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不同基质发酵乳共检测出44种风味成分,其中有19种共有风味成分。随着基质牛乳添加量的增加,发酵豆乳的可接受性亦逐渐提高,且发酵豆乳中醇、醛和呋喃类化合物呈下降趋势,表明发酵豆乳的异味可能主要来自于醇、醛和呋喃类。同时对随着基质牛乳添加量增加而下降的21种风味物质,结合呈味特征、阈值、相对含量以及变化趋势,并与发酵豆乳感官评价进行分析比较,对发酵豆乳异味贡献较大的成分主要为1-辛烯-3-醇、正己醇、2-庚烯醛和2,4-癸二烯醛。  相似文献   
125.
以五步蛇蛇油为基料油,通过向其添加不同质量比的蜂蜡与单甘酯制备凝胶油。探讨不同蜂蜡与单甘酯的质量比对五步蛇蛇油基凝胶油流变性、持油性以及硬度的影响,并对其结晶型态、结晶形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少量单甘酯的存在(蜂蜡与单甘酯质量比8∶2)降低了五步蛇蛇油基凝胶油的黏度恢复值及硬度,促进凝胶油长枝状结晶的生成,增加α、β以及β'型晶体;随着单甘酯比例的进一步增加(蜂蜡与单甘酯质量比8∶2~0∶10),五步蛇蛇油基凝胶油析油率和黏度恢复值增加,长枝状结晶逐渐变短至消失,α型晶体逐渐消失;确定蜂蜡与单甘酯质量比4∶6为最佳比例,此时五步蛇蛇油基凝胶油的析油率为1. 8%,硬度为242 g,黏度恢复值为37%。  相似文献   
126.
黄玉艾  王菲  卢静 《食品科学》2007,28(8):535-537
对食品中外源化合物毒性的考察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工作,传统食品毒理学方法效率低、耗资较大,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因此,建立简单、快速、可靠的快速筛选替代模型,一直是国际上讨论的课题。近年来,应用细胞技术对食品中的外源性化合物的毒性进行筛选和安全评价进展迅速,现就细胞技术在食品毒理学毒性快速筛选方面的应用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27.
本研究采用国标检验方法对6种常用防腐剂在21大类食品基质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测并对结果及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参照GB 2760-2014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发现防腐剂的使用整体情况良好。其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其钠盐,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均出现一定的违规使用,违规使用率分别为3.43%,0.18%,0.16%,0.14%。糕点、调味品、酱腌菜、饮料、方便食品、肉制品等大类因其特殊的产品性质,防腐剂的使用率较高。非法物质富马酸二甲酯在糕点里的检出率为0.66%。样本中存在多种防腐剂同时使用的情况,5000批次样本中共有327批次同时检出两种以上防腐剂,其中46批次防腐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大于1。21大类食品中,糕点、调味品中的防腐剂检出种类,检出率及超标率与其他大类食品相比均较高。本研究有助于民众初步了解防腐剂使用现状,同时为生产企业、监管部门以及检测机构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8.
为了探讨丛枝菌根(AM)真菌对大田甘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进行了甘蔗大田接种AM菌剂的试验,初步分析其对甘蔗土壤及其微生物群落,以及对甘蔗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AM菌剂能提高土壤中有效氮、磷和钾的含量;提高土壤的pH值,促进根系对根际土壤微量元素的吸收,特别是对Mn的吸收。没有施用化肥,仅施AM菌剂的处理土壤中的真菌数量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处理;甘蔗大田施AM菌剂能增加株高、有效茎数和茎径,有效促进蔗株生长。  相似文献   
129.
介绍了聚苯硫醚(PPS)的氧化机理、抗氧剂的抗氧机理,以及抗氧剂在PPS改性中的应用;综述了抗氧剂改性PPS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抗氧剂改性PPS的发展前景;提出选用抗氧剂与PPS共混改性原则,将抗氧剂组装到纳米粒子,再复合至PPS材料,协同改善了PPS的热氧化稳定性,是今后的一个研发方向,并应进一步探究抗氧剂的抗氧机理及提升PPS复合材料的综合耐热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0.
赵亮  黄玉东 《化学与粘合》2008,30(1):9-12,33
通过磺化反应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磺化程度的磺化杂萘联苯聚醚酮(SPPEK),采用共混法将无机杂化倍半硅氧烷(POSS)掺杂到IEC值为1.60的SPPEK中,通过溶液浇铸制得复合膜。对SPPEK/POSS复合膜进行了FTIR、TGA分析和SEM表观形貌观察。研究了SPPEK/POSS复合膜的吸水性、溶胀度和质子导电性,并与Nation 117进行对比。随着POSS的加入,复合膜的吸水性、溶胀度和氧化稳定性提高。SPPEK/POSS复合膜的室温电导率达到0.75×10^-2S·cm^-1,接近Nafion 117膜相同条件下的电导率(1.08×10^-2S·cm^-1)。随着温度升高,SPPEK/POSS复合膜的电导率逐渐增大。采用不同测试方法分别对复合膜的膜平面方向和厚度方向上的电导率进行了测试,表明在两个方向上的电导率相差较大,SPPEK/POSS复合膜室温下膜平面方向上的电导率达到2.1×10^-2S·cm^-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