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4篇
  免费   653篇
  国内免费   636篇
电工技术   437篇
综合类   550篇
化学工业   577篇
金属工艺   413篇
机械仪表   346篇
建筑科学   426篇
矿业工程   266篇
能源动力   108篇
轻工业   646篇
水利工程   214篇
石油天然气   148篇
武器工业   78篇
无线电   57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0篇
冶金工业   230篇
原子能技术   138篇
自动化技术   113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379篇
  2012年   441篇
  2011年   504篇
  2010年   465篇
  2009年   446篇
  2008年   438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360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以七水硫酸镁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选择适宜的表面活性剂。以样品XRD图中(001)面与(101)面衍射峰的相对强弱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恒温反应时间、陈化时间、表面活性剂用量及氨镁摩尔比等因素对氢氧化镁样品XRD图中(001)面与(101)面衍射峰相对强弱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阻燃氩氧化镁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0℃、恒温反应时间40min、陈化时间120min、表面活性剂A体积用量4ml、氨镁摩尔比6:1.  相似文献   
22.
杨军伟  杜露露  刘夏  孙飞  黄凯  柴涛 《陕西电力》2021,(3):32-39,110
提出了一种高风电渗透率下考虑需求侧管理策略的智能微电网调度方法。首先,考虑经济、环境成本指标、清洁能源就地消纳量以及可中断负荷和可转移负荷策略,建立了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然后,引入ε约束法生成Pareto前沿解集,利用归一化方法求出最优折衷解。最后,基于24节点配电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分析验证。算例结果表明:建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能够有效提升清洁能源的消纳率,提高调度方案经济性,同时有效降低发电污染排放。采用的需求侧管理策略能够有效平抑负荷波动,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
以现代学徒制为载体,加快构建校企双元育人机制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趋势,保障校企双元育人的有效落实,需要将校企共建命运共同体、共建高水平专业和课程标准、共建育人队伍、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作为双元育人机制的建设主线。在此基础上提出注重顶层设计、坚持立德树人目标、完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打造高水平实训基地等校企双元育人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4.
在煤矿千米深井巷道注浆加固示范工程中,注浆结石体抗压强度常高于常压下的抗压强度,针对此问题,采用自制加压装置模拟应力作用对注浆材料浆液进行加压预养护,通过测试试样强度、表观密度、孔隙率、水化产物种类和微观结构,分析应力对材料强度增强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0 MPa的应力可以显著提高注浆材料结石体的抗折、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最大增加24.3%,抗压强度最大提高21.6%;应力可促进早期钙矾石的生成且不改变水化产物种类,提高结石体密度.分析认为,应力通过促进钙矾石的生成速率,降低结石体孔隙率和最可几孔径的方式提高结石体的强度,即提高结石体的密度,增加钙矾石相互搭接的紧密程度,进而提高注浆材料结石体的抗折、抗压强度.检测结石体密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评估注浆加固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25.
基于地理探测器和ArcGIS空间分析法,根据文化和旅游政务网、河南省统计年鉴和地理空间数据云等给出的数据,对影响河南省旅游景区空间分异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态势上由西南偏东北走向逐渐演化为西北偏东南走向,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重心也由北部逐渐向南偏移;社会因素对旅游空间分布的影响力呈现波动变化;经济因素对旅游空间分布的影响力呈现持续增强的变化趋势;而自然因素影响力波动起伏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6.
1 INTRODUCTIONBioleachingprocesseshavebeenusedextensivelytorecoverbasemetals (mainlycopper)anduraniumfromlow gradeoresandmorerecen  相似文献   
27.
采用硫酸氢盐/金属单质复合催化剂,以环己烷-1,2-二甲酸酐(HHPA)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增塑剂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DBCH).最佳工艺条件为:以NaHSO4·H2O/Fe为催化剂,醇酐物质的量比2.5:1,催化剂用量为醇酐总质量的3‰,催化剂粒径为150μm(100目),反应温度155~160℃,反应时间4 h,酯化率可达99.78%,纯度>99%.复合催化剂催化活性高,可回收,安全、经济且环境友好.考察了DBCH对聚氯乙烯制品脆化温度、力学性能、挥发性和耐迁移性能的影响,与纯的PVC树脂相比较,DBCH具有较好的增塑性能.  相似文献   
28.
Biosorp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such as Cu2+, Cd2+ and Zn2+, was carried out using waste activated sludge from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plant as adsorption material, and the effects of parameters, such as pH value, temperature, reaction time and sorption duration, were studi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moval rates of Cu2+, Zn2+ and Cd2+ with low concentration are 96.47%, 80% and 90%, respectively, adsorbed by waste activated sludge. Little effect of dosage of activated sludge on the adsorption of Cu2+ and more effects on the adsorption of Zn2+ and Cd2+ are observed. Little effect of temperature is observed, while pH value and adsorption time exert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sorption process. The adsorption behaviors of heavy metal ions all have parabolic relationships with pH value. The optimum pH value is between 6 and 10, and the optimum adsorption time is 1 h. In single heavy metal ion system, the sorption processes of Cu2+, Zn2+ and Cd2+ are in accordance with Freundlich model, which indicates that it is suit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se three heavy metal ions using intermittent operation. In addition, the 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sludge for Cu2+ is preferential to the other two ions.  相似文献   
29.
王学成  柴惠芬  王笑天 《金属学报》1995,31(19):300-304
采用端部淬火熄火方法分析了自蔓延合成Ni-25at.-%Al合金中的组织结构转变过程.研究表明:合金中的合成反应是从铝熔化后形成富铝合金溶液及富铝化合物处开始,然后再通过一系列中间过渡反应逐渐向γ′Ni_3Al产物相转化,其中液态反应物形成及其流动铺展,是形成快速放热反应及其自发扩展燃烧波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