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966篇 |
免费 | 2696篇 |
国内免费 | 135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471篇 |
综合类 | 1943篇 |
化学工业 | 1987篇 |
金属工艺 | 1223篇 |
机械仪表 | 1358篇 |
建筑科学 | 1411篇 |
矿业工程 | 683篇 |
能源动力 | 475篇 |
轻工业 | 1939篇 |
水利工程 | 632篇 |
石油天然气 | 537篇 |
武器工业 | 237篇 |
无线电 | 211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493篇 |
冶金工业 | 618篇 |
原子能技术 | 323篇 |
自动化技术 | 256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306篇 |
2023年 | 352篇 |
2022年 | 716篇 |
2021年 | 920篇 |
2020年 | 644篇 |
2019年 | 482篇 |
2018年 | 466篇 |
2017年 | 523篇 |
2016年 | 508篇 |
2015年 | 747篇 |
2014年 | 1005篇 |
2013年 | 1153篇 |
2012年 | 1391篇 |
2011年 | 1483篇 |
2010年 | 1382篇 |
2009年 | 1461篇 |
2008年 | 1424篇 |
2007年 | 1399篇 |
2006年 | 1212篇 |
2005年 | 942篇 |
2004年 | 666篇 |
2003年 | 443篇 |
2002年 | 460篇 |
2001年 | 399篇 |
2000年 | 285篇 |
1999年 | 88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4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铝合金表面制备MoSi2/SiCp复合涂层,对涂层的微观组织形成规律及其主要工艺参数对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试样进行搭接预热和在熔覆粉末中添加助熔剂CaF2是提高熔覆层质量的主要途径.采用多道搭接预热熔覆工艺和预置涂层法可以在铝合金表面获得具有完全冶金结合的原位自生SiC颗粒增韧的硅化钼陶瓷复合涂层,涂层组织主要由Mo(Si,Al)2、SiC、α-Al、Mo5Si3等相组成.熔覆层显微硬度较基体材料的显微硬度有大幅度提高,涂层显微硬度最大可达850HV0.2. 相似文献
93.
利用等离子喷涂设备,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和VIDAS图象分析仪等仪器,研究了以镍包铝粉末作为打底层,以NiCrBSi混合不同重量百分比的Al2O3陶瓷粉末作为工作涂层的不同试样的组织和性能特点,得到耐磨性及结合强度较好的金属基氧化铝陶瓷粉末组合,为解决火电站干除灰系统中主要部件的耐冲蚀磨损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95.
四辊轧机弹性变形解析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辊轧机的轧制过程中,辊系的弹性变形、轧制压力分布等都很复杂,现有的辊缝形状解析模型一般都计算繁琐,不能直接应用于板凸度的在线控制。针对轧制过程中轧辊的弹性变形和轧辊与轧件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对四辊轧机辊系变形和具体的受力状况分析,从理论上详细推导了直观的辊缝形状函数,明确了其与相关因素的对应关系。同时,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采用该模型对某“1 4”铝热连轧机的精轧末机架的出口板凸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与在线所测得数据进行比较,其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精度高,误差在15%以内。因此,该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为板形的预报和控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6.
97.
98.
99.
WO3和CuO原料粉末经气流粉碎后,在H2气氛中进行共还原,制得了Cu含量为20%(wt%)的纳米W-Cu复合粉末;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分析所制备W-Cu粉末的烧结行为和烧结体性能.结果表明:气流粉碎可以明显地降低WO3和CuO的粒度;通过对气流粉碎氧化物粉末进行共还原,可获得粒度为50~100nm的W-Cu复合粉末.该粉末烧结活性较高,其成形压坯在1200℃下于H2气氛中烧结后相对密度可达98%以上,且烧结体晶粒细小均匀.其抗弯强度和维氏硬度分别超过1000MPa和300MPa,电导率高于35%IACS. 相似文献
100.
采用5 kW CO2激光器在低碳钢表面熔覆Ni基合金层及TiB2/Ni基合金金属陶瓷涂层,研究了两种涂层的组织、显微硬度以及滑动磨损特性.结果表明,Ni基合金层主要组成相为γ-(Ni,Fe),Cr23C6等,TiB2/Ni基合金复合涂层组成相主要有γ-(Ni,Fe),Ni3B,TiB2和TiC等;Ni基合金层由发达γ-(Ni,Fe)枝晶和其间共晶组织所组成,TiB2/Ni基合金复合涂层典型组织为等轴固溶体以及其间细小共晶组织;TiB2对熔覆层的组织有显著的影响,使熔覆层组织细化,并由树枝晶转变为等轴晶;加入TiB2可显著提高Ni基合金涂层的显微硬度及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