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268篇 |
免费 | 17199篇 |
国内免费 | 518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371篇 |
综合类 | 9972篇 |
化学工业 | 10623篇 |
金属工艺 | 6532篇 |
机械仪表 | 6571篇 |
建筑科学 | 6733篇 |
矿业工程 | 4620篇 |
能源动力 | 2590篇 |
轻工业 | 10658篇 |
水利工程 | 2902篇 |
石油天然气 | 3571篇 |
武器工业 | 1522篇 |
无线电 | 912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560篇 |
冶金工业 | 3749篇 |
原子能技术 | 1693篇 |
自动化技术 | 1285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66篇 |
2024年 | 2243篇 |
2023年 | 2094篇 |
2022年 | 3947篇 |
2021年 | 4919篇 |
2020年 | 3678篇 |
2019年 | 2609篇 |
2018年 | 2513篇 |
2017年 | 2930篇 |
2016年 | 2604篇 |
2015年 | 4233篇 |
2014年 | 5007篇 |
2013年 | 5908篇 |
2012年 | 7450篇 |
2011年 | 7708篇 |
2010年 | 7296篇 |
2009年 | 6896篇 |
2008年 | 7033篇 |
2007年 | 6840篇 |
2006年 | 5809篇 |
2005年 | 4597篇 |
2004年 | 3415篇 |
2003年 | 2319篇 |
2002年 | 2165篇 |
2001年 | 1934篇 |
2000年 | 1560篇 |
1999年 | 577篇 |
1998年 | 174篇 |
1997年 | 122篇 |
1996年 | 110篇 |
1995年 | 87篇 |
1994年 | 60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58篇 |
1991年 | 44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24篇 |
1979年 | 16篇 |
1959年 | 20篇 |
1951年 | 2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自动分类中的文档表示及其改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档表示(Document Representation)是对文档的主题内容进行揭示、描述的结果,根据文档的内容得到其文档表示是对文档进行自动分类的前提.对自动分类领域中常用的文档表示方法--向量表示法、语言模型表示法和图型表示法等进行了总结,并对四种改善文档表示效果的方法,即同义词扩展、共现信息的应用、句法信息的应用、语义信息的应用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3.
激光二极管端面抽运Nd:YAG的端面形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端面抽运Nd:YAG晶体的抽运面形变场分布,采用一种新的测量端面形变场分布的实验方法——光束扫描法。让参考光沿晶体的端面小步距扫描,比较有无抽运光时各扫描点在探测面上光点位置的移动情况,通过几何分析与数值计算,可逐段得到端面的形变场分布。通过与理论上在理想模型下所求解的结果比较,发现实验值与理论值基本一致,晶体的端面形变场最大峰值处的抽运光在端面的聚焦位置处。另外发现端面的形变场分布的对称性受抽运光对称性影响,且曲线不光滑。该方法解决了端面抽运Nd:YAG晶体的抽运面形变场分布难以测量的问题,旦易于实现和操作。 相似文献
174.
175.
激光直写中光刻胶对激光能量的吸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刻胶对激光能量的吸收模型是激光直写中的重要模型,它是进行邻近效应计算机模拟进而实现邻近校正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分析了影响光刻胶吸收激光束能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光刻胶对激光能量的吸收模型。实验表明,该模型能更精确地表示光刻胶吸收激光能量密度分布的实际情况,能为激光直写邻近校正及微光学元件等光刻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6.
177.
对计算机实现七段数码管显示的数字字符的自动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开放计算机视觉库(OpenCV)和VisualC++6.0组建实验平台,对数码管数字仪表的预处理过程和数字字符的正确分割与识别进行了研究。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灰度转换、中值滤波平滑、二值化以及去除噪声等几个方面。分别利用穿线法和模板匹配法对七段数码管式数字仪表进行识别。采用七段数码管式出租车计价器作为原始图像,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都能获得比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78.
179.
现今资源能源的危机与传统能源发电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成为全球的一个重要问题亟待解决,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发电的一种形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设计了3kW单相工频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采用单相工频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为设计对象论述了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应用PSIM软件、Matlab软件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光伏电池输出特性与光伏等效电路及其数学模型的一致性,同时使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功能的实现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