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91篇 |
免费 | 733篇 |
国内免费 | 30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85篇 |
综合类 | 493篇 |
化学工业 | 1053篇 |
金属工艺 | 542篇 |
机械仪表 | 562篇 |
建筑科学 | 590篇 |
矿业工程 | 228篇 |
能源动力 | 260篇 |
轻工业 | 563篇 |
水利工程 | 151篇 |
石油天然气 | 565篇 |
武器工业 | 77篇 |
无线电 | 104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030篇 |
冶金工业 | 434篇 |
原子能技术 | 92篇 |
自动化技术 | 125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1篇 |
2024年 | 215篇 |
2023年 | 203篇 |
2022年 | 279篇 |
2021年 | 350篇 |
2020年 | 305篇 |
2019年 | 252篇 |
2018年 | 275篇 |
2017年 | 296篇 |
2016年 | 247篇 |
2015年 | 343篇 |
2014年 | 419篇 |
2013年 | 499篇 |
2012年 | 532篇 |
2011年 | 582篇 |
2010年 | 450篇 |
2009年 | 479篇 |
2008年 | 435篇 |
2007年 | 406篇 |
2006年 | 421篇 |
2005年 | 384篇 |
2004年 | 257篇 |
2003年 | 231篇 |
2002年 | 224篇 |
2001年 | 184篇 |
2000年 | 178篇 |
1999年 | 168篇 |
1998年 | 135篇 |
1997年 | 144篇 |
1996年 | 137篇 |
1995年 | 106篇 |
1994年 | 87篇 |
1993年 | 63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建筑工程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裂缝原因分析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建筑工程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出现裂缝现象相当普遍,原因较多,可以从施工和设计二个方面进行分析。1施工方面导致现浇板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1)板中正负受力钢筋之间有效高度不够,使受力钢筋的抗拉强度不能有效发挥,反而加重了板上层混凝土的受压应力。该原因... 相似文献
92.
93.
94.
考虑到协议一致性测试中基于扩展有限状态自动机( EFSM)模型的测试序列生成仍然是一个尚无理想方法解决的开放性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协议一致性测试的基于EFSM模型的测试序列生成方法.此方法将EFSM模型转换成确定化的EFSM (DEFSM)模型,并在转换过程中对EFSM模型中的条件和操作冲突进行检测并加以消除,此外,通过测试序列生成附加模块的协助,可将变量及其条件判定从DEFSM模型中分离出来,使得处理后的DEFSM模型等同于有限状态自动机(FSM)模型,从而将EFSM的描述优势和基于FSM模型的测试序列生成优势进行有效的结合.理论和实验分析结果显示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
1996年24%乳氟禾草灵乳油防除大豆田阔叶杂草。阜同、含山两地试验表明,每公顷用600-750毫升乳氟禾草灵油30天株防效在85.6-100%,鲜重防效为84.7-100%,乳氟禾草灵为大豆田理想的阔叶除草剂。 相似文献
96.
坦克装甲车辆用橡胶履带板的研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坦克装甲车辆用橡胶履带板(TTRP)的损坏摸式及其机理,从胶料配合,性能测试等方面评 TTRP的研究开发进展,并对我国TTRP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7.
98.
99.
100.
Junlong Geng Kai Li Dan Ding Xinhai Zhang Wei Qin Jianzhao Liu Ben Zhong Tang Bin Liu 《Small (Weinheim an der Bergstrasse, Germany)》2012,8(23):3655-3663
Folate functionalized nanoparticles (NPs) that contain fluorogens with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 characteristics are fabricated to show bright far‐red/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a large two‐photon absorption cross section and low cytotoxicity, which are internalized into MCF‐7 cancer cells mainly through caveolae‐mediated endocytosis. One‐photon excited in vivo fluorescence imaging illustrates that these AIE NPs can accumulate in a tumor and two‐photon excited ex vivo tumor tissue imaging reveals that they can be easily detected in the tumor mass at a depth of 400 μm. These studies indicate that AIE NPs are promising alternatives to conventional TPA probes for biological imagin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