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01篇 |
免费 | 1271篇 |
国内免费 | 78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10篇 |
综合类 | 891篇 |
化学工业 | 827篇 |
金属工艺 | 733篇 |
机械仪表 | 622篇 |
建筑科学 | 706篇 |
矿业工程 | 367篇 |
能源动力 | 199篇 |
轻工业 | 897篇 |
水利工程 | 306篇 |
石油天然气 | 378篇 |
武器工业 | 126篇 |
无线电 | 96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39篇 |
冶金工业 | 387篇 |
原子能技术 | 234篇 |
自动化技术 | 117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192篇 |
2023年 | 207篇 |
2022年 | 349篇 |
2021年 | 466篇 |
2020年 | 348篇 |
2019年 | 261篇 |
2018年 | 204篇 |
2017年 | 265篇 |
2016年 | 272篇 |
2015年 | 405篇 |
2014年 | 482篇 |
2013年 | 580篇 |
2012年 | 691篇 |
2011年 | 688篇 |
2010年 | 658篇 |
2009年 | 704篇 |
2008年 | 696篇 |
2007年 | 656篇 |
2006年 | 594篇 |
2005年 | 467篇 |
2004年 | 356篇 |
2003年 | 205篇 |
2002年 | 195篇 |
2001年 | 173篇 |
2000年 | 122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1968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e TiB2 coatings deposited over nickel substrate by electroplating was investigated, which is in molten salt of a fluoride mixture involving KF, NaF, K2 TiF6 and KBF4. Effects of temperature, cathodic current density (Jc) and duration on the coating's formation were examined. The composition,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 coating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energy dispersive X-ray detector (EDS)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atings, with black, smooth and uniform appearance, are composed of predominating TiB2 and small amounts of nickel titanium oxide (Ni0.75 Ti0.125 O). The coatings show a nodular morphology and the grain size is dependent on the Jc and ranges about 1 - 10 μm. There i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ating's thickness and the time of electrolysis within certain duration range. The reduction of the potassium can take place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TiB2 as the Jc is in excess of certain level. The hardness of the TiB2 coatings is likely to be deteriorated due to the presence of potassium and Ni0.75Ti0.125 O in the coatings.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盐酸埃他卡林(Ipt) 对脑组织缺氧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给予Ipt 0.5, 2.0, 8.0 mg·kg-1 3个剂量(n =12, ig), 连续给药3 wk, 并设生理盐水组和维生素E 组作为对照, 采用断头制备脑缺氧模型。活性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脑组织过氧化脂质(MDA) 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外周红细胞膜脂流动性以DPH 为荧光探针, 采用荧光偏振法测定。结果: Ipt0.5, 2.0, 8.0 mg·kg-1 3 个剂量组延长小鼠断头后喘息持续时间, 增加外周红细胞膜脂流动性, 降低微粘度, 且呈现量效关系。相同条件下, Ipt 对MDA 含量,GSH-PX 活性及SOD 活性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Ipt 对脑组织缺氧有显著保护作用, 其作用可能与其改变血液流变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新型抗高血压药物盐酸埃他卡林(Ipt) 对小动脉的作用特性及其药理学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尾动脉螺旋状血管条和主动脉离体血管环两种组织, 对比观察盐酸埃他卡林对大、小动脉扩张作用的药理学特性, 并且利用膜片钳技术观察盐酸埃他卡林对大鼠尾动脉平滑肌细胞钾电流的影响。结果: Ipt 在10-7 ~ 10-3 mol·L-1 范围内对KCl 预致收缩的大鼠尾动脉血管条产生剂量依赖性舒张反应, 且具有部分内皮依赖性, 但对主动脉离体血管环无明显的舒张反应, 该作用在高血压状态时显著增强, 能被ATP 敏感性钾通道特异性阻断剂格列苯脲阻断, 并且对大鼠尾动脉平滑肌细胞的钾电流具有显著增强作用。结论: 盐酸埃他卡林具有选择性舒张小动脉作用, 具有ATP 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的主要药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种类的钾通道开放剂(potassium channel openers, KCOs) 埃他卡林(Iptakalim,Ipt) 和吡那地尔(pinacidil, Pin) 联用降压作用的特征。方法:用无创性套尾法观察药物对清醒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Pin 在2.0 和4.0 mg·kg-1剂量下, 可剂量依赖性降低清醒大鼠的血压, 加快其心率。Ipt 在2.0, 4.0 和8.0 mg·kg-1剂量下, 可剂量依赖性降低血压, 但不影响心率。Ipt (2.0 ~8.0 mg·kg-1) 与Pin(4.0 mg·kg-1) 合用时, 其降压作用产生协同效应, 但加快心率的作用与Pin 相同。结论:Ipt 和Pin 降压特点不同, 二者联用的降压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评价新化合物哌芳安他(pivanampeta)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小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昆明种小鼠49 只, 雌雄兼用, 随机分成5组, 每组8 ~ 11 只, 灌胃给药, 共7 d。正常对照组及损伤模型组:按10 ml·kg-1 给予生理盐水, 每日2次;哌芳安他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1, 5,25 mg·kg-1给予哌芳安他, 每日2 次, 自d 6 第1 次给药后0.5 h 内, 损伤模型组和哌芳安他高中低剂量组动物连续2 d 接受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onol,ISO), 每次剂量20 mg·kg-1, 每日1 次, 正常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NS), 每日1 次。各组动物于末次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或生理盐水后2 h, 采血测定磷酸肌酸激酶(CK) 及乳酸脱氢酶(LDH), 留取心脏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ISO 组血清LDH 及CK 水平显著升高(P <0.01), 组织形态学改变明显, 心肌细胞损伤严重。各哌芳安他用药组血清LDH 及CK水平较ISO 组有所降低(P <0.05), 组织细胞损伤明显减轻。 结论 哌芳安他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小鼠心肌缺血损伤有确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6.
47.
48.
研究了20种热处理工艺对高钒高速钢的硬度、冲击韧性、残余奥氏体量与滚动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利用SEM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筛选出了适合滚动磨损的热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淬火温度升高,其残余奥氏体量升高;回火温度升高,其残余奥氏体量减少。淬火温度为900~1 000℃时,回火温度对耐磨性的影响不大;1 050~1 100℃淬火,450~550℃回火时,滚动磨损性能大幅度提高。以滚动耐磨性为评价指标,综合考虑热处理工艺对力学性能、滚动耐磨性、设备损耗及生产成本的影响,最适宜的热处理工艺为:淬火加热温度1 050℃,回火温度450~550℃。 相似文献
49.
微观组织对中碳微合金非调质钢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不同微观组织的中碳微合金非调质钢38MnVS的疲劳性能,并与调质处理的40Cr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温正火态38MnVS钢(38-N)具有粗大的贝氏体组织,疲劳性能最差;高温退火态(38-A)和热轧态(38-R)38MnVS钢具有粗大的网状铁素体,其疲劳性能亦较差;热锻态(38-F)具有细小均匀的微观组织和低的铁素体/珠光体硬度比,具有优于调质态40Cr钢的优异疲劳性能.因此,控制锻轧后微合金非调质钢38MnVS的微观组织可提高其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