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40篇 |
免费 | 1161篇 |
国内免费 | 70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59篇 |
综合类 | 961篇 |
化学工业 | 1107篇 |
金属工艺 | 563篇 |
机械仪表 | 635篇 |
建筑科学 | 697篇 |
矿业工程 | 439篇 |
能源动力 | 311篇 |
轻工业 | 1303篇 |
水利工程 | 327篇 |
石油天然气 | 253篇 |
武器工业 | 134篇 |
无线电 | 95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53篇 |
冶金工业 | 317篇 |
原子能技术 | 129篇 |
自动化技术 | 14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3篇 |
2023年 | 174篇 |
2022年 | 397篇 |
2021年 | 542篇 |
2020年 | 350篇 |
2019年 | 254篇 |
2018年 | 221篇 |
2017年 | 299篇 |
2016年 | 277篇 |
2015年 | 434篇 |
2014年 | 542篇 |
2013年 | 583篇 |
2012年 | 810篇 |
2011年 | 782篇 |
2010年 | 774篇 |
2009年 | 778篇 |
2008年 | 784篇 |
2007年 | 702篇 |
2006年 | 626篇 |
2005年 | 488篇 |
2004年 | 371篇 |
2003年 | 218篇 |
2002年 | 207篇 |
2001年 | 185篇 |
2000年 | 137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面向下一代网络的软交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技术,以VoIP技术、分离网关技术和网络智能技术为基础。介绍相关的定义、技术特征以及分层功能结构,并将软交换网络与会话启动动议(SIP)体系及H.323网络进行了比较,简要介绍了软交换网络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软交换设备、组网技术及网络的QoS技术。 相似文献
93.
色用缓变光纤中交叉相位调制不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从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得到了色散缓变光纤(DDF)中交叉相位调制(XPM)不稳定增益谱。研究了增益谱随入纤功率及光纤纵向色散参量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反常色散区的增益谱宽比正常色散区宽,且峰值增益高:DDF中XPM不稳定增益谱宽比常规光纤的宽,二者的比值随传输距离和光纤色散参量的乘积成指数增长;DDF的反常色散区是产生调制不稳定的较好的色散介质。 相似文献
94.
理论分析了激光干扰调制盘型点源跟踪系统敏感参数。根据理论分析结果:结合近场和外场到达点源跟踪系统处目标、干扰激光辐射功率密度等效原则,设计和进行了不同激光功率、外调制频率、外调制占空比和重复频率下激光干扰点源跟踪系统光学锁定断开近场模拟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干扰激光功率、外调制频率和外调制占空比是实现调制盘型点源跟踪系统光学锁定断开的关键参数;干扰激光重复频率与调制盘载频没有严格对应关系,干扰激光重复频率和占空比应满足激光器最佳工作状态,以提高干扰激光功率。本文对小功率激光干扰系统设计研制和试验开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5.
96.
H.248协议是下一代网中用于控制媒体网关的标准协议。首先简要介绍了H.248协议,然后提出了H.248协议栈的实现方法,最后通过多媒体会议系统阐明了H.248协议在NGN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7.
在研究了SDI串行数字接口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清晰度/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信号采集传输用的SDI卡,阐述了SDI卡中的DVI输入接口、均衡电路、串并转换电路、并串转换电路、输出驱动电路和可编程时钟电路的设计,在硬件设计基础上介绍了FPGA中IP核设计和上位机程序设计方法和流程,并总结了开发调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高清晰度数字视频SDI卡通过实际测试,实现了DVI、HD和SD信号的输入处理和输出转换,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
激光衍射法测量液体薄膜厚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测量厚度小于0.5mm不溶性液体薄膜的厚度,采用激光衍射法验证了液体薄膜的色散关系,并根据其机理,建立起一种实时、非接触的测量不溶性液体薄膜厚度的方法,测得了薄膜的厚度。结果表明,实验值与理论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