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198篇 |
免费 | 1768篇 |
国内免费 | 109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301篇 |
综合类 | 1740篇 |
化学工业 | 1917篇 |
金属工艺 | 905篇 |
机械仪表 | 1138篇 |
建筑科学 | 1118篇 |
矿业工程 | 547篇 |
能源动力 | 392篇 |
轻工业 | 1746篇 |
水利工程 | 491篇 |
石油天然气 | 493篇 |
武器工业 | 278篇 |
无线电 | 172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242篇 |
冶金工业 | 586篇 |
原子能技术 | 170篇 |
自动化技术 | 22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248篇 |
2022年 | 588篇 |
2021年 | 703篇 |
2020年 | 537篇 |
2019年 | 318篇 |
2018年 | 358篇 |
2017年 | 467篇 |
2016年 | 414篇 |
2015年 | 683篇 |
2014年 | 863篇 |
2013年 | 1003篇 |
2012年 | 1298篇 |
2011年 | 1330篇 |
2010年 | 1269篇 |
2009年 | 1273篇 |
2008年 | 1257篇 |
2007年 | 1344篇 |
2006年 | 1011篇 |
2005年 | 847篇 |
2004年 | 618篇 |
2003年 | 386篇 |
2002年 | 337篇 |
2001年 | 318篇 |
2000年 | 270篇 |
1999年 | 94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3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67年 | 1篇 |
1959年 | 3篇 |
1951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103.
大型、超大型相控阵列由于具有高增益、指向性强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数字波束形成具有抗干扰、波束切换灵活等优点,而基于大型全阵列数字波束形成需要庞大馈电网络与接收/发射通道而面临高成本、低实时性等缺点.针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大型阵列的阵列降维-和差数字多波束形成的联合优化算法,该算法对大型阵列采用模拟和数字联合和差多波束形成,通过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和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的子阵划分优化和子阵级与阵元级的和差联合加权逼近优化,保证在模拟子阵方向图内无栅瓣的同时,获得尽可能好的和差波束主副比及差波束零陷深度,且增益损失较小.最后仿真实验和性能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4.
105.
介绍了光强闪烁 激光雷达回波信号中背景噪声的分类,通过某次实验中实验条件的变化,获得了采集卡本底噪声、放大器本底噪声、PMT本底噪声、自然背景光噪声和散粒噪声等不同背景噪声叠加在一起的大小和方差信息,以及不同噪声各自本身的方差信息。通过不同噪声之间的比较,发现在未接收激光大气散射回波信号时,放大器本底噪声占主导,自然背景光噪声相对于其他噪声是小量;在接收散射回波信号时,近距离内(低层通道2km,高层通道4km)散粒噪声占主导,远距离上处于弱势。实验结果确定了不同噪声对总背景噪声的贡献程度,为光强闪烁激光雷达从散射回波信号中提取大气湍流信息提供了依据,也为消除噪声对有效信号的影响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06.
片上网络(Network-on-Chip ,NoC)作为解决片上系统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测试技术是NoC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设计针对NoC系统中SRAM存储器模块,研究了SRAM的故障模型,建立了片上网络通信架构的功能模型,复用片上网络作为测试存取路径,设计完成了基于M arch C+算法的BIST电路设计。该方案采用Verilog语言完成设计,并且在基于FPGA的NoC系统平台上实现了对SRAM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面积开销增加较小的情况下,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故障覆盖率。 相似文献
107.
提出了一种带氧化槽的双栅体硅LDMOS结构(DGT LDMOS).在漂移区中引入一个氧化槽,在该槽上形成埋栅,同时形成一个槽栅.首先,双栅形成双导电沟道,减小了比导通电阻;其次,氧化槽折叠了漂移区,这不仅调制了电场的分布,而且提高了漂移区的优化浓度,有效提高了击穿电压,降低了比导通电阻.采用二维数值仿真软件MEDICI,对器件参数进行仿真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体硅LDMOS(SG LDMOS),该结构的比导通电阻下降了56.9%,击穿电压提高了82.4%.在相同尺寸和击穿电压下,相对于单槽栅体硅LDMOS(SGT LDMOS),DGT LDMOS的比导通电阻下降了35.4%. 相似文献
108.
氦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军工、航天、医疗等高新技术产业的稀缺战略资源,但其在世界分布极其不均,中国是贫氦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氦气供给安全问题。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本次实验分析对比了世界上最成熟的氦气生产气田(美国潘汉德—胡果顿气田)与中国氦气生产潜力较大的东坪气田,探讨两者的成藏要素及富氦机理。结果发现:两者均是以天然气作为载体气的基岩型富氦气藏,储层物性好,均发育以膏岩为主的低渗致密的良好盖层。两者的差异性在于,前者花岗岩形成年代更为古老,尤其是碳酸盐岩地层中富含的花岗岩碎屑,其年龄集中在元古宙,平均比东坪气田花岗岩的形成年代早400 Ma;前者氦气运移模式偏向于单一的饱和地下水脱溶释放,而后者存在“过路”古老花岗岩储层的天然气“萃取”释放。两者对比之下,提出形成年代久远的高U、Th氦源岩、充足的载体气、良好的基岩风化壳储层与致密的盖层,和充足的地下水(边底水)作为媒介参与氦气运移,是形成基岩型富氦气藏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