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58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以携带融合质粒pRY107luxCDABE的空肠弯曲杆菌转基因生物模型为检测材料,通过测量其发出的可计量光,研究10种益生菌(5种双歧杆菌菌株(Bifidobacterium strains)和5种乳酸杆菌菌株(Lactobacillus strains)发酵乳无细胞提取物对该模型中σ28启动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益生菌发酵乳无细胞提取物均能显著抑制空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jejuni(ATCC33291和ATCC35921)的生长,并能极显著抑制(P<0.01)空肠弯曲杆菌flaA致病基因σ28启动子的活性,从而抑制空肠弯曲杆菌有毒基因flaA的表达,而两种非益生菌乳酸链球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82.
电子鼻结合化学计量法对羊奶中蛋白质掺假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茹  张娟  王佳奕  丁武 《食品科学》2017,38(8):308-312
利用电子鼻结合化学计量法对羊奶中的蛋白质掺假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用电子鼻检测掺入了不同蛋白质物质的羊奶,采用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对电子鼻响应值进行定性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Fisher判别分析以及K-最邻近值分析对电子鼻响应值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都能够区分不同类别的掺假样品。线性回归分析的决定系数为84.5%,表明回归方程估测可靠程度较高。Fisher判别分析的原始分类的正确率达到100.0%,交叉验证的正确率为98.2%,说明其预测结果较好。K-最邻近值分析对训练集的分类正确率达到95.1%,对验证集的分类正确率为97.1%,说明模型的预测结果良好。说明应用电子鼻技术检测羊奶中的蛋白质掺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3.
祝静  丁武 《食品科学》2010,31(19):170-173
探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快速测定羊酸奶质构特性的可行性。以不同菌种和工艺条件生产出45 种质构特性差异较大的羊酸奶,通过解析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采用二阶导数(SD)方法进行预处理,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羊酸奶硬度、黏聚性和保水力质构参数的校正模型,其校正相关系数R2 分别为0.6668、0.6461、0.7269,所建模型验证R2 分别为0.7577、0.7200、0.7174。对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t 检验,差异不显著(P > 0.05)。结果表明:NIRS 适合评价羊酸奶的质构特性,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与预测能力,但是建模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提高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84.
球杆菌比例、固形物含量和灌装方式对酸奶保存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球杆菌比例、非脂乳固形物含量和灌装方式对酸奶的保存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球杆菌比例为1.5∶1(S.t∶L.b=1.5∶1)、非脂乳固形物含量为12.3%,采用无菌灌装方式生产的酸奶,在冷藏条件下可保存24d,此时乳酸菌活菌数在6.0×108mL-1以上,比普通酸奶延长保存期15d。若采用球杆菌比例为2∶1、非脂乳固形物含量为15.3%,无菌灌装的酸奶可冷藏32d。  相似文献   
85.
杨春杰  丁武  马利杰 《食品科学》2014,35(18):267-271
利用电子鼻技术快速区分酸羊奶的发酵菌种。通过电子鼻采集不同酸羊奶挥发成分的响应值,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Fisher线性判别分析(fisher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FLDA)以及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分析进行判别,建立基于电子鼻技术区分酸羊奶发酵菌种的方法。结果表明,FLDA及PCA都能够区分出不同菌种发酵的酸羊奶,FLDA区分效果优于PCA。利用FLDA和BP-NN分析预测酸羊奶发酵菌种类别的正确率分别为100.0%和98.4%。因此,利用电子鼻快速区分酸羊奶的发酵菌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6.
陈学志  李俊江  丁武  赵明 《给水排水》2023,(2):126-130+137
针对A市供水系统产销差较大问题开展了研究,采用Louvain算法对管网进行实用优化分区,由此得到了12个独立性较高的区块。通过压力控制,区块化后管网平均压力降低了4.04 mH2O,漏失水量减少了约5.6×104 m3/d。此外,区块化提高了检漏效率,漏失水量减小了约4.7×104 m3/d,使得综合平均漏失率减小了约7.0%,每年节省了制水成本3 083.28万元。达到了均衡水压、漏损控制,保障供水管网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等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