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6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照市污染物的排放已不容忽视。以日照市境内的6条主要河流为对象,结合其河流特征以及水文、水质资料等,选择QUAL2E模型计算河流水体纳污能力。结果表明:保证率为90%、75%、50%时日照市主要河流的COD、NH3-N纳污能力为(8 738,340)、(13 401,620)、(25 141,1 161)t/a。  相似文献   
62.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位列世界第一。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和降低环境压力,大力发展包括核能在内的清洁能源是能源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目前,中国的核能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能源体系中依然占比很小。鉴于中国的铀资源总体储量有限,仅靠热中子反应堆支撑核能作为主力能源发展难以实现。快堆具有资源利用率高、固有安全性好等优点,配以先进核燃料循环系统,可实现核能的大规模、可持续、环境友好的发展。其中,快堆的发展应遵从先增殖、后嬗变的路线,燃料方面在经过氧化物陶瓷燃料后应尽快过渡到金属燃料;后处理方面初期主要通过水法处理压水堆乏燃料,为快堆提供初装料,后续要尽快实现干法后处理,以缩短增殖燃料的倍增时间和提高整个体系的经济性;同时,还需要同步发展高放废物的处理处置技术。在快堆和先进核燃料循环体系的支撑下,我国的核能能实现在千年量级上作为主力能源发展。  相似文献   
63.
孙从建  周思捷  陈亚宁  陈伟  乔鹏 《水资源保护》2022,38(5):111-121, 140
基于中亚高山区7个站点的降水稳定同位素观测数据,利用Stewart雨滴蒸发模型及HYSPLIT模型,分析了云下与地表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地理环境和水汽来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与云下降水的δ2H和δ18O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波动,春夏富集,秋冬贫化;氘盈余则呈现相反的季节变化趋势;云下大气降水线斜率和截距均大于地表大气降水线,说明地表大气降水线受蒸发影响更显著;云下与地表降水的δ2H、δ18O和高程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地表氘盈余呈现反高程效应;云下与地表降水δ18O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氘盈余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而降水量效应在云下与地表降水中均不显著;水汽输送轨迹显示,夏半年水汽主要源自西伯利亚大陆气团及局地再蒸发水汽,冬半年水汽主要源自西风带输送的北大西洋水汽,且在西风控制下的氘盈余值显著偏高。  相似文献   
64.
光子带隙超材料是一种可用于控制和操纵光传导的极具吸引力的人造材料,通常是由周期性电介质、金属、超导体等组合而成的微结构或纳米结构。光子带隙可理解为在晶体中传播的光在高、低介电常数区域的界面处发生多次反射而干涉相消,类似于固体物理中的电子带隙。针对近年来光子带隙超材料研究领域的几个热门方向——光子晶体光纤、光学拓扑态、Dirac点零折射率和带隙调制发光,从凝聚态物理学理论出发,通过与电子带隙和Dirac方程理论的比较和拓展,详细介绍了介质基光子晶体、光拓扑绝缘体、Dirac点多重简并、金属和发光材料与光子晶体构成的复合光子带隙超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光子带隙超材料灵活可调控的光学特性不但可以用于设计更高品质的传统光学器件,还可以获得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奇特属性。我们相信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进步,多学科和多方向的交叉融合能够进一步拓宽光子超材料的设计思路,推进理论向实用转化。  相似文献   
65.
海藻酸钠-鱼明胶复合可食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鱼明胶和海藻酸钠单一可食膜的各项性能,以鱼明胶为主体,辅以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以3%(质量浓度)甘油为增塑剂,使用流延法制备海藻酸钠/鱼明胶复合可食膜。将海藻酸钠和鱼明胶单一膜为对照,分析不同海藻酸钠-鱼明胶比例对可食膜水蒸气透过率、溶解性、含水量、色差值、抗拉强度、抗菌能力及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复合,可食膜的各项性质较单一膜均有所改善。随着海藻酸钠∶鱼明胶质量配比由1∶9增至1∶1,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由6.19 gm^-1d^-1MPa^-1降至2.80 gm^-1d^-1MPa^-1,溶解率由61.60%增至73.92%,阻水性与溶解性均显著提高;而随着鱼明胶质量浓度由25 g/L增至45 g/L,复合膜拉伸强度显著增加,且当鱼明胶质量浓度为45 g/L时,膜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458.00 g·f)。此外,单一膜和复合膜均表现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6.
为了减少数据通信链路并提高预警事件数据上报的实时性和事件侦测的及时性,将视频事件检测识别与实时以太网通信在边缘控制端直接联系并融合。设计的从站控制器将识别的数据、相似度分数与实时采集的数字量、模拟量数据组包发送给监控主站,主站通过预设控制逻辑与从站控制器进行数据互通,与逻辑联动实现对象的远程控制和管理。此外,通过光模块通信方式级联组网实现超远距离通信,降低了现场布线复杂度与布线成本。  相似文献   
67.
为满足用户定制的C250b门架型钢屈服强度不低于500 MPa,抗拉强度不低于610 MPa,断后伸长率不小于17%,-20℃冲击功不低于27 J的指标要求,设计了C-Mn-Nb-V-Cr-N体系钢,参考实际生产工艺,在不同的开轧温度和终轧温度下对试验钢进行精轧,研究了试验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了其强化机制.结果表明:设计试验钢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0.16~0.20 C,0.40~0.50 Si,1.50~1.60 Mn,0.35~0.45 Cr,微量Nb+V,试验钢经精轧和空冷后的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当开轧温度控制在920~970℃,终轧温度控制在820~870℃时,试验钢的平均晶粒尺寸不大于7μm,力学性能参数满足指标要求;试验钢固溶强化对屈服强度的贡献值约为240 MPa,细晶强化的贡献值为177~191 MPa,第二相析出强化的贡献值约为100 MPa.  相似文献   
68.
针对相位编码信号波形旁瓣抑制的问题,采用了低旁瓣波形优化和失配滤波器权值优化两种方法进行研究。以传统优化算法为基础提出了改进蝴蝶优化算法(Improved Butter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BOA)进行旁瓣抑制。在低旁瓣波形优化设计方面,以峰值旁瓣电平比和旁瓣能量为准则建立了低旁瓣波形优化函数,引入逻辑映射生成初始编码矩阵,提出非线性变化收敛系数和非线性惯性权重改进蝴蝶算法进行波形优化设计。基于失配滤波器的设计,失配滤波器的设计标准是降低峰值旁瓣和积分旁瓣电平,而优化约束为失配滤波损失,通过改进蝴蝶算法进行失配滤波器的优化设计。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波形的旁瓣特性和失配滤波器的性能优势。说明了改进蝴蝶算法在波形优化设计方向具有更优的性能表现。  相似文献   
69.
澜沧江上游梅里石3号巨型古滑坡成因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梅里石3号滑坡为例,经过详细工程地质勘察,定性分析了滑坡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该滑坡是反倾岩体倾倒变形破坏的产物,其成因机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及研究价值。采用离散元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澜沧江快速下切过程中原始斜坡发生倾倒变形破坏的全过程,即弯曲变形、倾倒—弯曲、倾倒—折断、蠕滑—拉裂4个阶段。地质分析表明滑坡为倾倒变形体发生整体失稳形成,数值模拟中岩体倾倒变形各阶段的变形破坏特征与地质分析相互印证,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70.
乔鹏 《中州煤炭》2023,(11):105-110
针对矿产资源开采中使用的机械通风系统没有考虑不同区域、不同环境对通风要求的多样性,矿产资源开采区的风量、风速控制缺少灵活性的问题,基于传感信息反馈方法改进设计矿井开采区机械通风系统。在多个矿井开采区内布置测点,测定当前区域内的风量、风速等参数,整理出需风点数据;以需风点数据为依据,改进矿井采区内机械通风系统,通过布置空气幕、调整风机叶片角度、采用分区通风的方式,满足开采区对风量、风速的要求;测试风量的误差和通风性能,进一步分析改造后通风系统的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在多区域复杂条件下矿井采区通风过程中,所提方法对风量、风速的控制更加精准,综合评价水平更高,保障了采区的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