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67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对水印几何同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预估计的水印模版跟踪方案。通过对图像一阶矩的分析,发现图像的质心能体现图像的几何变换特性,因此可以对水印图像的几何攻击产生一个预估计,进而计算出几何攻击的变换参数。在水印检测中,不是对水印图像进行几何逆变换,而是对水印模版进行几何变换,利用模版的主动匹配,可以得到较好的检测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地抵抗几何变换攻击,并且在常规的图像处理中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2.
应用概率成像方法对分布式传感器网络兰姆波结构健康监测中的损伤进行识别。根据损伤散射信号的传播时间确定1个椭圆轨迹,该轨迹显示了损伤可能存在的位置。若损伤恰在椭圆轨迹上,概率值最大,损伤距离椭圆轨迹越远,损伤在该位置出现的概率越小。对检测区域中所有空间位置的像素值按照损伤出现的概率量化,能够可视化地显示出结构损伤。对铝板中4种情况横穿孔损伤的实验结果显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有助于推动兰姆波结构健康监测的实用化。  相似文献   
23.
垮落法残采区上行综采技术条件判定理论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垮落法残采区上方遗弃煤层综采问题,分析了现有上行开采可行性判定方法的不足,从层间岩层结构的角度,提出垮落法残采区上行综采存在层间岩层控制层的思想,并给出了控制层的具体判别方法。充分考虑上下煤层开采对控制层的影响,根据上行综采底板岩层不同区域受影响程度及其变形形态的不同,划分了上部煤层直接底板变形盆地中央区与四周区,并分别给出了中央区与四周区上行综采可行性的判定公式,形成了垮落法残采区上行综采可行性判定理论及方法。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判定白家庄煤矿垮落法残采区6号煤层上行综采可行,经工业试验检验,矿压显现不明显,开采情况正常。  相似文献   
24.
采空区上覆煤层开采层间岩层移动变形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安全高效开采采空区上覆煤层,基于其层间岩层移动变形问题的重要性,采用相似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采空区上覆煤层开采层间岩层相同水平层位与竖直层位岩层的移动变形情况.结果表明,采空区上覆煤层开采使下部煤层开采的原"三带"均向上位扩展,并出现了层间岩层控制层;采空区上覆煤层开采层间岩层出现变形盆地,在控制层以下的岩层出现下沉盆地,而控制层以上的岩层出现分形盆地;同一层位岩层下沉随工作面推进呈现整体移动的偏态性,在移动变形过程中,控制层以上的岩层移动变形呈现连续性的特点,控制层以下的岩层移动变形呈现突变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5.
刀柱采空区上方遗弃煤层上行开采可行性判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刀柱采空区上方遗弃煤层开采问题,分析了现有上行开采可行性判定方法的不足.受关键层理论启迪,基于刀柱采空区上方岩层可形成的结构和上层煤开采对层间岩层的影响,提出了关键层叠合破断距的概念,形成了“5步法”刀柱采空区上方遗弃煤层上行开采可行性判定理论及方法.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判定白家庄矿8号煤层刀柱采空区上方遗弃的6号煤层可以上行开采,并在生产实际中实施,开采情况正常.  相似文献   
26.
微型液压支架及其测控系统在物理试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结合工程实际,保证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微型支架进行三维建模、运动仿真、强度测试。对液压系统所需元件进行非标设计改造,基于RC模型理念配置完善的液压及测控系统,并对支架力学性能进行了相应的测试。结果表明:微型支架在符合结构和承载特性相似的前提下,通过控制泵站压力并在液压阀的配合作用下可满足试验中可控性以及多变量要求。以MNZF0.2/0.55/0.84微型液压支架及测控系统设计为例,给出了支架结构设计的具体步骤和液压系统的换算公式,阐明了支架设计思路及注意事项。支架强度大,刚度稳定,泵站压力可达到3 MPa以上,远高于试验需求。支架前端梁运动曲线符合双纽线特征,运动轨迹变化范围仅为0.46 mm左右,小于理论上的最优值。支架在初撑、增阻、恒阻和卸压阶段能满足其承载特性及运动要求。经测试,支架工作阻力为168 N,对应的支护强度为0.54 MPa,系统压力仍有较大的富余量。护帮千斤顶采用与立柱相同的液压系统,可对煤壁起到保护作用,其与顶梁组成的支撑体系能够更好地体现支架围岩的耦合特性...  相似文献   
27.
柱式采空区上层遗煤蹬空安全复采的关键在于确保底板煤岩柱的采动稳定性.针对山西朔州中煤金海洋煤业公司6#煤层蹬空开采底板煤柱易失稳诱发上行工作面垮塌的现象,提出地面注浆充填加固底板煤柱工程技术,借助于注浆充填固结体对底板煤柱形成的夹持作用,抑制底板煤柱采动裂缝扩展并提升其承载能力.综合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研...  相似文献   
28.
Targeting at the coal seam with useful value discarded above goafs, attempted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mining technique in the condition of floor failure” from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and predicted. It indicated that mining technique in the condition of floor failure used above Longwall Goafs in Baijiazhuang Mining is totally feasible. At law, the deformation of the floor in the mining technique by means of probability-integral method. And it is discovered that deformed basin can emerge in the footwall of No.6 coal seam and its maximum subsidence was possibly 1 633 mm or so and its maximum positive curvature is 61.74/10−3. At last, it therefore suggests appropriate ground pressure control measures as strengthening observation of ground pressure and adopting false slope for exploitation and strengthening support for reasonable push and slide based on the adverse ground pressure behaviors possibly occurring in the mining technique. This serves to gather data and lay sturdy foundation for further probe into the mining technique, and offers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grounds for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ining technique. Supporteel by 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0704024); Shanxi Youth Sci-Tech Research Foundation (2007021024); Taiyuan Innovation Program (special item for undergraduate innovation and starting business) (07010746)  相似文献   
29.
为研究负煤柱长壁工作面底板应力分布及破坏特征,采用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数值模拟方法构建FLACPFC数值模型,研究自开切眼、到采空区压实、再到岩层移动稳定全过程底板应力分布时空演化规律、底板破坏特征及矸石堆积对底板受力和破坏的影响,并基于弹性力学理论构建负煤柱工作面底板受力模型,对破坏深度进行理论推导。结果表明:(1)覆岩在采空区两侧形成非对称顶板垮落结构,矸石沿工作面倾向堆积于采空区下部,堆积形态亦非对称,二者共同作用造成底板非对称受力及破坏。(2)底板非对称破坏与顶板关键块回转下沉形成“瓶颈”结构,矸石继续向下堆积受阻。(3)矸石非对称堆积造成底板应力空间上“下大上小”,采空区两侧应力集中随先增强后减弱,底板应力经历压应力–拉应力–压应力演化过程。(4)数值模拟、理论计算及现场实测结果均验证了矸石非对称堆积造成的底板非对称受力及破坏特征。研究可为接续负煤柱长壁工作面巷顶沿空掘巷合理位置选择及围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综采面过陷落柱采动应力与柱体应力相互影响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综采工作面安全通过陷落柱,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采动应力及陷落柱体应力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化情况及相互影响。研究表明:陷落柱体应力和工作面采动应力的相互影响作用可分为弱、中、强3个影响阶段,3个阶段的范围分别为工作面距离陷落柱150~100 m,100~50 m和小于50 m。不同阶段关注重点不同:在弱影响阶段,采动应力开始对陷落柱体应力产生影响,在此之前需完成陷落柱加固;在中影响阶段,陷落柱对采动应力的影响开始显现;在强影响阶段,互相影响强烈,需加强顶板管理。根据研究结果,确定了K8403工作面顶板加强支护范围、陷落柱预加固时间及强度,实践表明加固效果良好,现已安全通过陷落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