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n-Bi_3NbO_7光催化剂,并进行XRD、BET、UV-Vis DRS表征.以甲基橙作为模型污染物,考察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pH=7时制备的催化剂以Bi_3NbO_7物相为主,同时伴有少量Bi_2NbO_5F、BiOF及Bi F3杂相,Zn可能进入Bi_3NbO_7晶格.适量掺杂Zn可以提高可见光催化活性,当n(Zn)/n(Bi_3NbO_7)为1.0%时可见光催化活性最佳,反应速率常数约为未掺杂催化剂的1.4倍.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论述企业分期规划的200MWp并网光伏发电接入系统的模式、规划设计要求及接入方案的选择,初步分析了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对电网接入系统的影响要素,提出了在并网规划应注意考虑的事项,对光伏发电项目设计与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热法在钛纳米管表面原位生长NiAl-LDH,制得NiAl-LDH修饰的TiO2纳米管电极,采用SEM对水滑石薄膜在TiO2纳米管表面的形貌进行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曲线、线性扫描伏安曲线对修饰电极的催化性能进行表征,并测定电极对葡萄糖溶液浓度的标准曲线.结果表明:NiAl-LDH负载在TiO2纳米管的表面及周围,经NiAl-LDH修饰后的纳米管结合了TiO2纳米管的光催化及NiAl-LDH的电催化性能,对光的敏感度更高,对葡萄糖的氧化能力更强,葡萄糖浓度在1~5 mmol/L范围内电流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规律,相关系数为0.997 6,检出限为0.05 mmol/L. 相似文献
14.
15.
为解决氟资源加工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提高含氟废水中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系统研究了含氟酸性废水中形成的氟化钙结晶颗粒的沉降行为和粒度特征,探索了氟化钙结晶颗粒的浮选特性,并结合Visual MINTEQ软件模拟氟化钙化学沉淀形成过程,利用XRD表征结晶颗粒的物相组成,采用Zeta电位测试分析Na OL与氟化钙颗粒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用氯化钙处理含氟酸性废水时,在强酸条件下,无法形成氟化钙结晶颗粒;在p H>5时,能获得稳定的氟化钙结晶沉淀产物,且废水中F-浓度越高,结晶颗粒数量越多,粒度越大,所获得氟化钙结晶纯度高,几乎不含其他杂质;油酸钠在p H为5~9时,能够吸附在氟化钙结晶颗粒表面,使其具备良好的可浮性,且油酸钠用量与废水中F-浓度呈等比例关系,浮选回收效果良好。该研究结果可为处理含氟废水和回收氟化钙资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乳酸插层MgAl水滑石,在水中剥离后用于固载辣根过氧化物酶,制得水滑石固载酶,测试水滑石固载酶的稳定性和降解苯酚的性能。利用XRD、IR、UV-Vis等表征技术对制备的水滑石固载酶进行了表征,并对固载过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磷酸缓冲溶液有利于剥离水滑石的固载,固载时剥离水滑石层板重构成磷酸根插层水滑石,而HRP吸附在水滑石上。HRP在水滑石上的固载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方程。由于水滑石具有无限延长的层板,为HRP的吸附提供了充足的表面积,在实验条件下,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均较好地拟合了实验数据。HRP在水滑石上固载后,提高了其稳定性,新制备的固载酶处理苯酚的去除率在80%以上,循环使用3次后降解率依然可达50%左右。 相似文献
17.
以环氧氯丙烷、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及丁二酸为原料合成新型Gemini含酯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M-302B。以M-302B为捕收剂对石英和磁铁矿纯矿物进行浮选试验表明M-302B可用于石英和磁铁矿的浮选分离。以M-302B为捕收剂对酒钢选矿厂焙烧—磁选后的精矿进行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矿浆p H=7、温度为25℃、苛性淀粉用量为400 g/t、M-302B用量为400 g/t条件下,可得到精矿铁品位为60.24%、回收率为82.19%,选矿效率为31.13%的指标。M-302B与十二胺浮选性能对比试验表明,相较于十二胺,M-302B捕收能力强、耐低温且产生泡沫易被消除。ζ电位测试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M-302B在石英表面的吸附机理主要为物理吸附和氢键作用。量子化学计算表明M-302B活性高于十二胺。 相似文献
18.
采用HTLcs前驱体制备的丙酮一步法制MIBK催化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 Mg A1三元类水滑石,进而煅烧得到CuO MgO Al2O3催化剂用于丙酮加氢一步合成甲基异丁基酮(MIBK)反应。研究了催化剂活性组分配比及反应条件对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经筛选得到催化剂体系的最佳组成为:n(Cu)∶n(Mg)∶n(Al)=4∶16∶10,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温度240℃,n(H2)∶n(丙酮)=2.5,液空速为4.8mL/h·g,在该条件下丙酮转化率达73.88%,MIBK选择性达55.23%。 相似文献
19.
以Nb2O5、Bi(NO3)3?5H2O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Bi3NbO7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样品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相关表征,并在可见光(λ>400 nm)照射下考察样品降解孔雀绿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低于400℃,或焙烧时间少于8 h,均不能形成Bi3NbO7物相。在400℃焙烧8 h,所制备的Bi3NbO7具有窄的禁带宽度(2.29 eV),较大的比表面积(15.87 m2/g)以及适宜的孔径(21.9 nm),可见光催化活性最好,150 min照射后孔雀绿几乎全部降解,优于商品P25和铌酸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