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42篇
矿业工程   15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采用细粒度金刚石油石,对氧化锆工程陶瓷进行了超声珩磨与普通珩磨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磨削条件对被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和表面破碎影响较大:1)超声珩磨的表面和普通珩磨表面相比,磨削沟槽不仅宽且底部平坦,网纹较均匀,珩磨沟槽的顶部较平整,并且不存在断续现象。2)普通珩磨的延性域加工临界磨削深度不超过1.5m,而超声珩磨方式下,其延性域临界磨削深度可达到3μm。3)普通珩磨方式下,在磨削速度100~150r/m,磨削深度1.0~1.5μm时,可取得较低粗糙度值;超声珩磨方式下,在磨削速度150~190r/m,磨削深度1.0~1.5μm时,取得较低的粗糙度值,同等条件下比普通珩磨低1~2级。  相似文献   
2.
金刚石钻磨头超声振动钻磨硬脆材料表面质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脆材料以其优良的性能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低塑性、易脆性及不导电性等使得加工十分困难,尤其是超精密表面制作更加困难。为此,本文将超声振动引入普通钻磨中,介绍了超声振动切削原理,通过超声与普通两种方式下的表面粗糙度试验和微观形貌观察得出以下结沦:1)不同加工参数时,超声振动钻磨时的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均低于普通钻磨时的表面粗糙度值;2)随着进给量、工件转速和输入功率的增加,超声和普通钻磨时的表面粗糙度均呈上升趋势;3)普通钻磨加工后孔壁表面有宽度和间距不均匀的沟槽,并且沟槽较宽,而超声钻磨加工后表面沟槽(划痕)较浅且均匀。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协同脉冲电解复合研磨加工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在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同时,提高加工速度,提出了采用超声波协同脉冲电解复合研磨加工技术,探讨了超声波协同脉冲电解复合研磨加工机理,并阐述了脉冲电解加工(PECM)微量腐蚀原理。  相似文献   
4.
1.引言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新型的复合材料不断涌现, SiCp/Al复合材料就是其中之一,它具有优良的力学和物理性能,在航空航天、电子、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为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基体中含有硬度很高的增强颗粒,使得加工中刀具的磨损严重、精度低、表面质量差、加工难度大。目前国内外对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料渣泵工程陶瓷叶轮烧结后的热应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氧化铝陶瓷叶轮烧结后内部存在有很大的残余热应力,最大值可达到113 MPa,因此烧结后需要对叶轮进行相应的去应力处理;同时,烧结后陶瓷叶轮会发生较大的变形,为叶轮的制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纳米材料的概念出发,综述了纳米颗粒的制备技术,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纳米加工技术,并对纳米材料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自行研制的单轴式超声悬浮装置,用此装置实现了密度为7.9g/cm。钢球的稳定悬浮,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声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试验中常见的小球沿凹球面壁运动的现象,为进一步研究声悬浮的稳定性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无磨料超声抛光工艺参数优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45钢轴件为加工对象进行无磨料超声抛光工艺试验,优选工艺参数,探索各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加工表面粗糙度影响顺序为进给量、超声波发生器的输出功率、抛光预压力和工具头半径;表面粗糙度值随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而工具头半径、预压力和超声波发生器的输出功率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曲线为驼峰曲线,过大或过小的工艺参数均影响抛光效果.  相似文献   
9.
真空冷喷涂铜颗粒加速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基于Fluent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真空冷喷涂铜颗粒的加速特性,分析了环境压力、喷涂距离、入口总温和颗粒粒径等参数对真空环境下颗粒撞击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压力是决定颗粒撞击速度的关键因素,随环境压力的变化,小直径颗粒(dp≤1μm)撞击速度的变化曲线呈抛物线状态,但大直径颗粒无显著变化;采用合适的喷涂距离,才能获得最大的颗粒撞击速度;增加入口总温可提高小直径颗粒的撞击速度,但对大直径颗粒无明显加速效果;真空冷喷涂颗粒的尺寸可从微米级减小至亚微米级,但过小的颗粒仍难达到足够高的撞击速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瑞利近似理论对大截面超声珩磨圆锥形变幅杆的纵向振动频率进行修正,给出了频率修正表达式。对一组超声珩磨圆锥形变幅杆进行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与一维纵向振动理论值相比,频率修正值更接近于数值计算值。而当径长比R1/l>0.4时,模态振型伴随弯曲或扭转振动,此时瑞利近似理论已不再适用。与一维纵向振动理论相比,修正频率表达式适用范围更大,对大截面超声珩磨圆锥形变幅杆的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