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23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32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33篇
矿业工程   16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25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7篇
冶金工业   22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地形因素及围岩类别对偏压隧道的影响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形偏压隧道,综合考虑了围岩类别、横坡坡度、侧覆土厚和最大埋深等因素,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试验方案的优选,共选出25种正交试验方案进行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试验,然后将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值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在规律上一致,最后进行直观分析和极差分析.通过对数值结果分析可知围岩类别的差异对地形偏压隧道的变形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最大埋深.拱顶、仰拱以及拱腰的变形受侧覆土厚的变化影响较横坡坡度大,而拱脚则相反;结果也表明地形因素的变化对隧道靠近山体侧变形的影响略大于靠近沟谷侧的影响.同时发现侧覆土厚从5~35 m变化时偏压程度逐渐减弱,超过20 m后可认为偏压作用基本不存在;而对于横坡坡度而言,从20°~60°偏压程度随其逐渐增大而有所起伏,但总趋势增加;最大埋深达到30 m之后,两侧应力差基本不变化甚至有略微下降的趋势,说明随着埋深的增大,偏压程度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82.
笔者有一朋友去年在美国留学,刚到那里时看到笨重厚实的美国校车满大街飞驰,心生感叹:以前看《阿甘正传》时,校车是这个样,现在过了这么长的时间,校车竟然还是那般风貌。但是,在那里待久了之后。他才慢慢地知道,原来美国的校车是一种象征、文化。如果有一天美国校车的外貌变了,那也许它就失去了国家赐予它的“特权”了。  相似文献   
83.
单染色体量子进化算法(SQIEA)较传统量子进化算法(CQEA),具备更快的收敛速度和全局寻优能力,并有效地克服了早熟的现象.将单染色体量子进化算法应用于四杆机构轨迹综合优化设计,实现了机构运动轨迹最佳逼近某一给定运动轨迹,解决了四杆机构的复杂非线性优化问题,并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4.
研究了Mg-Al水滑石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能及其机理,考察了温度和pH对其溶解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溶解过程中动力学和热力学规律。动力学研究表明,Mg-Al水滑石在水溶液中的溶解符合外扩散及表面化学反应控制模型,且不同pH区间其控制步骤不同。pH=1.0~3.8,水滑石完全溶解,其溶解速率随pH的提高而减小,受解吸控制。而pH=4.2~9.4,水滑石部分溶解,溶解速率与pH值无关,受表面交换反应控制。另一方面,对水滑石溶解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进行定量估算,其值为29.516 kJ·mol-1。经实验验证,理论估算可很好地与实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85.
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滑坡段隧道建设存在诸多困难.本文以竹林坪隧道为背景,采用系数传递法和FLAC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隧道施工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将会造成滑坡失稳,隧道自身的稳定也无法保证,因此提出了滑坡加固措施及隧道设计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6.
二维大地电磁数据的聚焦反演算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简要分析了当前地球物理反演中几种常用的模型目标函数,并根据聚焦反演成像方法的基本理论,在大地电磁反演目标函数中引入了一个新的稳定泛函,以代替传统最小构造或最大平滑准则下的模型目标函数。通过对自适应正则化共轭梯度法解最优化问题过程的研究,以及对几个典型模型的试算,并将其结果与传统反演算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较高的计算精度。最后对雷—琼拗陷一条实测的测线的MT资料进行聚焦反演成像处理,并与同一测线的地震资料进行对比表明,聚焦反演结果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7.
基于EZ-USB的CCD信号采集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小军  刘栋斌 《计算机工程》2009,35(14):203-205
针对航天应用领域某有效载荷设备的CCD信号采集需要,提出一种基于USB 2.0的CCD信号采集方案,其中包括硬件接口设计和软件设计。采用FPGA加EZ-USB的系统架构完成硬件接口设计,USB接口芯片工作于从模式,信号传输采用批量传输模式,利用VC++6.0平台设计出信号采集软件。经ISE和Modelsim仿真以及EZ-USB硬件平台检验,系统实现了CCD信号采集,且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88.
89.
节理广泛存在于黄土地区,是分割黄土的结构弱面和水流入渗优势通道,目前对其工程特性尤其是水流入渗规律的研究较少。首先通过模型试验分析典型含单节理黄土的水流入渗分布及范围,然后采用SEEP/W数值模拟软件,根据模型试验结果,利用非饱和渗流理论结合数值分析的方法得到典型节理宽度为0.41,0.8,1.24 mm的黄土体的等效饱和渗透系数分别为1.5×10-4,1.67×10-4,1.83×10-4 cm/s,最后研究了节理对水分场分布的影响及节理数量、节理间距等对入渗范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节理对黄土水分场有较大影响,湿润区深度随节理数量的增加而大幅增加;随节理间距的增大,节理对水流入渗深度的影响逐渐消失,而湿润区宽度受节理间距的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对黄土节理渗流规律研究、含节理隧道及地下工程稳定性评价、控制水土流失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伺服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一种基于常规硬件电路实现电气伺服系统的自适应控制的方法,叙述了控制思想,并用80C196KC单片机和常规的硬件电路实现了复杂的控制算法,系统所用电机为方波驱动的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位置传感器为简单的霍尔式位置传感器,无速度传感器。实验表明,系统简单、可靠,定位精度、跟踪精度高,系统响应速度快,调速范围宽,电机速度稳定性好,低速转矩脉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