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2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氨基甲酸酯)(Chiralpak AD-H)手性柱上对O,O-二甲基-1-(苯氧乙酰氧基)乙基膦酸酯和O,O-二甲基-1-(4-甲基苯氧乙酰氧基)乙基膦酸酯对映体的分离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流动相极性改良剂的类型和比例以及温度对拆分效果的影响,并初步讨论了拆分的热力学机理。实验结果显示:流动相为正已烷-异丙醇(体积比90∶1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20nm,温度25℃,O,O-二甲基-1-(苯氧乙酰氧基)乙基膦酸酯和O,O-二甲基-1-(4-甲基苯氧乙酰氧基)乙基膦酸酯在Chiralpak AD-H柱上分离度Rs分别为2.63、1.56,对映体都可得到满意的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32.
无机絮凝剂制备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聚合铝(PAC)生产工艺的改进在生产聚合氯化铝的各种方法中,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酸溶法。近年来,其生产工艺及制备方法上的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盐酸的投料方式传统的生产方法[1]一般是将计量好的盐酸一次用水稀释至适当浓度,放入反应池中,再往里...  相似文献   
33.
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IR、ESR技术,研究了腐植酸对灭草松的吸附及吸附机理,并且对pH、离子强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灭草松在腐植酸上经过大约4h的初始快速阶段,此后进入慢速吸附过程。溶液PH可能会影响腐植酸的构型。高PH时,吸附量随溶液离子强度增加稍有增加。灭草松在腐植酸上的吸附过程中存在氢键、电荷转移作用,疏水分配也是可能存在的机理。  相似文献   
34.
ZW130混凝剂处理造纸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废纸造纸厂产生的废水,试用了不同混凝药剂的处理效果,并合成了一种处理造纸废水的专用混凝剂ZW130,该混凝剂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配合使用,能达到比目前市场上常见的Al2(SO4)3、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等混凝剂的处理效果好,药剂费用低。本文试验了该混凝剂的使用条件,并和其它几组混凝药剂处理效果做了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35.
活化粉煤灰对弱酸性艳绿GS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7,自引:3,他引:47  
邵颖  刘维屏 《工业水处理》1997,17(1):21-23,27
采用添加石灰,升温活化的方法对粉煤灰进行改性,研究了制备活化粉煤灰的适宜条件及其对吸附弱酸性艳绿GS性能的影响。活化灰的饱和吸附量是原灰的47倍,对CODcr为569mg/L的实际GS染料生产废水的CODcr去除率为90%以上,脱色率达90%以上,通过热谱、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活化粉煤灰的结构及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36.
一种多指示剂离子识别器及其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多指示剂的离子识别器。该识别器与人工神经网络光谱处理技术相结合,能有效扩大传统指示剂对离子的敏感范围,克服目前光纤化学传感器普遍存在的识别范围较小的缺点。以pH检测为例,对识别器的性能和实验结果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7.
38.
气提法测定了四个醇烃体系:甲醇—正己烷,甲醇—正庚烷,乙醇—正己烷,乙醇—正庚烷在25~45℃温度区域内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用1nγ~∞=A B/T(K)关联,线性良好。 本工作使用了新设计的气提平衡釜,在釜内新增加一个导液管,使得因搅拌而循环下行的液体与上行的气泡充分接触,以达到最佳的气提平衡效果。 以γ~∞实验值用三个局部组成模型,Wilson方程,NRTL方程和UNIQU AC方程就互溶的乙醇—烷烃体系进行全浓度范围汽液平衡推算,与文献中实验值相比,发现UNIQU AC方程结果最好。  相似文献   
39.
丁草胺在水稻田植株—水体—表土系统的迁移,降解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丁草胺残留量的GC-ECD分析方法,采用田间消解动态试验实测数据,借助经推广的药物动力学室分析模型,研究了丁草胺在水稻田植株-水体-表土系统中的迁移、降解规律,为其在水稻田的安全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经推广的三室模型,所解结果表明:各室模型的计算值与大田实测值基本一致。本文也为有机物在类似系统环境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0.
针对目前告警系统分散管理以及告警显示的一些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SVG/JDOM的集中告警系统,详细介绍了集中告警系统结构设计及各层模块的功能,阐述了通过JDOM从数据库生成XML并利用XSLT转换XML文档成SVG文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