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6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14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煤矸石中重金属动态淋滤和静态浸泡溶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济宁三矿煤矸石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动态淋滤和静态浸泡对煤矸石中重金属的溶出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动态淋滤实验还是静态浸泡实验,煤矸石中重金属元素背景值影响溶出液中重金属浓度,背景值越高,在两种实验过程中析出重金属的浓度越高(Mn除外);静态浸泡并不是动态淋滤的极限,煤矸石通过动态淋滤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大于静态浸泡产生的危害;无论是动态淋滤实验还是静态浸泡实验,溶出液中只有Cr和Pb的浓度超过了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溶出液呈弱碱性,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Ⅲ类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2.
针对污染源瞬时排放的河流水污染事件反问题,通过贝叶斯统计方法和二维水质对流-扩散方程,建立水体污染识别模型,得到关于污染源强度、污染源位置和污染源排放时刻3个未知参数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运用最大似然估计的思想,采用微分进化算法,求解使后验概率密度函数达到最大值的参数,作为模型未知参数的估计值。算例表明:运用贝叶斯微分进化算法,3个未知参数估计值迭代50次时可以达到稳定,当迭代次数达到280次时,可与真值完全重合;与贝叶斯-蒙特卡洛法相比,贝叶斯-微分进化算法可使3个未知参数估计值达到稳定时的迭代次数降低97.5%,均值误差分别减少1.69%、2.12%和4.03%,具有收敛快、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3.
长期以来,喷水钻孔法计算涌水量公式被不少人误认为是经验公式。本文应用水力学原理,对公式作了具体推导,证明是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24.
利用粉煤灰对模拟的含钼废水进行除钼吸附实验,分别研究了吸附过程中溶液pH值、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吸附等温方程及动力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吸附质钼初始浓度为10mg/L、pH=3.1条件下,粉煤灰对钼的吸附效果最好,除钼率为74.3%;对于50mL的含钼溶液,当吸附剂投加量为2.5g时除钼率达到最高值85.4%。粉煤灰对钼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以表面单分子层吸附为主;吸附过程符合二阶动力学模型,同时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特征。  相似文献   
25.
淮南煤田新区巨厚松散层沉积特征及含隔水层的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河以北的淮南煤田新区为巨厚松散层覆盖,结合有关测试资料,对巨厚松劲用层的沉积特征和含隔水层划分作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6.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染料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染料废水为处理对象,对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和粉末活性炭(PAC)-SBR工艺处理染料废水进行对比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PAC-SBR工艺比传统SBR工艺所需的缺氧搅拌、曝气时间更短,出水水质和污泥沉降性能更好,更耐冲击负荷.PAC-SBR工艺在相对较短的周期内处理染料废水的效果更好,COD去除率达84.5%,色度去除率达88.9%.  相似文献   
27.
大工程观是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指导思想,课程改革中的教学结构和模式调整是实现大工程观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以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课程中废水处理部分为例,分析了其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考核方式,总结了其在大工程观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特点,指出了我国工程类课程教学在从传统工程教育模式向大工程观模式转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8.
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一定区域范围内规则格网点的平面坐标及其高程的数据集或者是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数据集。DEM用途广泛,数字地球、数字城市、数字区调等工作以及虚拟现实三维可视化都需要高精度的DEM支撑。本文分析了DEM的构建方法及利用地形图生成的DEM的技术路线和数据转换的问题,论述了DEM在数字区调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原区调面临的难题,为地质工作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29.
通过不同臭氧投加量对剩余污泥的破解试验,系统地研究了臭氧破解过程中剩余污泥基质和上清液中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臭氧破解能够有效减少污泥中固体物质的含量,在臭氧投加量为250 mg/g(O3/TS)的条件下,总残渣(TS)和挥发性固体(VS)分别减少了31.33%和35.59%;臭氧破解使得污泥上清液中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总氮、总磷、氨氮含量均明显上升,pH值则呈下降趋势,但降幅不大。  相似文献   
30.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成千上万的家园被毁,震后灾区地质灾害频发,有些区域已不再适宜人们居住.灾民临时安置和灾后重建选址问题亟待解决。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与GIS分析功能的逐步完善,遥感与GIS技术在工程选址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果。由于研究区背景不同,前人很少将地质灾害与植被盖度作为指标因子参与选址评价。本文以汶川县雁门地区为例,通过建立地质灾害、植被指数、水系、断层、坡度、高程六个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研究区的移民搬迁选址模型方案,为灾民搭建临时安置板房选址和灾后重建选址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为决策者提供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