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篇 |
综合类 | 13篇 |
化学工业 | 5篇 |
机械仪表 | 3篇 |
矿业工程 | 17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4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2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液位测控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系统的可靠性为目标对液位测控系统进行综合设计和技术改进。通过对软、硬件功能的合理分配和对关键技术难点解决方案的选择,以及兼容设计、降额设计、抗干扰设计等可靠性保障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小型液位测控系统的技术指标和可靠性指标。同时,本文也为其它小型智能化仪表的可靠性保障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3.
针对红外微波复合探测的目标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关联信息的多传感器复合探测目标识别方法,通过红外与微波传感器对真实探测目标和虚假干扰目标的回波差异分析,采用关联信息融合的方法提取相应的特征参数进行对比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红外微波传感器探测目标识别的数学模型,并分析研究了基于关联信息的红外与微波复合探测目标识别问题,最后通过实验的方式加以验证并得出结论,该种方法在目标探测及识别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5.
描述了用8031单片机控制的多路办公电话系统.该系统采用频分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在一条通讯线路上同时实现多路通讯;利用单片机控制自动选择通讯讯道,使讯道之间互不干扰,入网的所有电话机之间均可通话.这种系统成本低、安装方便、通话语言清晰,是宾馆、饭店、企事业单位内部办公电话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随着油田勘探程度的提高,复杂地区和复杂油气藏的油气勘探,逐步成为地球物理勘探工作者的主要目标。复杂的地表往往伴随着复杂的地质构造,因而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应该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来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资料的分辨率。就复杂地表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地震资料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影响成像因素的关键处理技术进行探讨,最后展示阿拉伊盆地的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的实例。 相似文献
7.
火力发电厂中各类泵与风机的能量消耗在厂用电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应该采用更加节能的调节方式来降低泵和风机的能耗,减少厂用电.变频调速技术可以实现无级、大幅度的调节,是一种高效的调节方式.主要介绍了变频调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节能原理,分析了某电厂4#锅炉机组送引风机系统变频改造后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8.
9.
为探究承压破碎石灰岩内部空隙的空间演化特性,对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破碎石灰岩开展了CT扫描重构,通过图像优化处理及三维重构技术,实现了破碎石灰岩内部空隙的可视化、定量化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在应力作用下发生了再破碎,二次破碎颗粒逐渐“填充”到空隙中,造成颗粒间空隙的减小;随着应力的增大,颗粒间的空隙不断被挤压、分割,导致各层位的空隙数量增多,且上部层位增加幅度尤为明显;应力带来颗粒再破碎的同时直接影响着破碎石灰岩空隙结构的演化特征,随着应力的增大,试样整体空隙率呈线性减小趋势,而应变增大速率逐渐减小,直至趋于稳定;承压破碎石灰岩空隙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分层演化特性;同一应力下,空隙率在不同层位大小依次为下部层位、中部层位、上部层位,即距离施力端越近,颗粒再破碎行为及空隙率减小程度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CO2对煤自燃特性的影响,利用热重与质谱联用技术测试了阳泉五矿煤在不同φ(CO2)/φ(O2)比例下的氧化燃烧过程,分析了热重曲线,特征温度点,放热量与气体逸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φ(CO2)/φ(O2)比例增大,热重曲线向高温偏移,特征温度点升高,燃烧剧烈程度降低,气体逸出温度升高;温度小于360℃前,放热量相差较小;温度继续升高后,在相同温度下,放热量随氧浓度降低而降低;由于CO2与H2反应产生CH4,所以CO2含量越高,CH4逸出强度更高;同时,煤在低氧浓度下更易不完全燃烧,所以会产生更多CO;相较于空气氛围,CO2浓度高于88%时才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