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于变量特性的结构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多维空间的概念,提出了新的结构优化的思路和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的结构优化,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反潜(鱼雷/深弹)战斗部多类型、水下爆炸多效应以及目标结构多样式等特点,研究归一化的战斗部毁伤威力表征与评估方法。基于最具代表性的艇体结构(耐压壳)毁伤,综合考虑大变形、撕裂破口和聚能穿孔等效应,提出一种通过综合毁伤威力指数量化表征并评估战斗部毁伤威力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典型反潜战斗部以及典型单层、双层壳体结构。设计模拟单层、双层壳体结构的毁伤效应靶标,进行爆破、聚能和聚爆3种模拟战斗部的海上试验,分别获得了3种战斗部对两种壳体结构的综合毁伤威力指数,并据此完成了量化对比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评估方法可量化给出同一战斗部对不同艇体结构,以及不同战斗部对同一艇体结构的毁伤威力差别;同等条件下,爆破和聚能战斗部分别对单层、双层壳体靶标具有相对更大的毁伤威力,聚爆战斗部对两种类型结构靶标伤威力均优于单纯的爆破或聚能战斗部;不同战斗部对双层壳体靶标较单层壳体靶标的毁伤威力均有所下降,其中爆破战斗部下降90%以上,聚爆战斗部下降近80%,而聚能战斗部下降只有不到20%。 相似文献
20.
隔振器在各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线性隔离器因其简单、低廉、高可靠性和鲁棒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中,然而由于其仅能够在激励频率大于√2倍固有频率时才能有效抑制振动,故存在静态承载能力和低频隔振性能之间的固有矛盾.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非线性准零刚度(QZS)隔振器可以在保证高承载能力的前提下降低动刚度,从而将隔振频带拓宽到低频区域.从QZS隔振器的构造方法、优化与改进设计和工程应用等方面综述QZS隔振的主要研究进展,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