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49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18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33篇
水利工程   22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利用催化加氢热解技术提取了高演化沉积有机质中共价键结合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探讨了干酪根催化加氢热解反应机理,并考察了反应产物分布和影响反应的关键变量.实验表明,程序升温固定床催化加氢热解反应条件:温度上限为520℃,升温速率为5℃/min,氢压大于10MPa,氢气流量为5L/min,分散型催化剂为MoS2(Mo的质量分数为1%).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加氢热解对提取高产率、结构重排少的干酪根中共价键结合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有独特作用,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有机地球化学领域.  相似文献   
3.
大鼠吸入氡及其子体后的DNA损伤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氡及其子体对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肺细胞、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i 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细胞以及脾和胸腺细胞DNA的损伤作用。雄性SD大鼠吸入氡及其子体的累积剂量分别为66、111、174工作水平月(Working level month, WLM)后,收集BALF细胞,制备肺、脾脏和胸腺组织的单细胞悬液,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技术,检测细胞DNA链的断裂改变。结果表明, 大鼠吸入氡及其子体后,各照射组PBMC、BALF和肺细胞DNA链断裂的迁移长度显著增加(p<0.01)。其中, PBMC与肺细胞DNA损伤有相关性(r =0.887, p<0.01),直线拟合(R2=0.787)的回归方程为Y=0.978X-0.12。在本实验的照射剂量下,氡及其子体能引起PBMC、BALF和肺细胞的DNA链断裂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5.
针对气枪气罐环缝的焊接质量问题,采用了连续驱动摩擦焊的先进技术,通过接头形式的不断改进、热平衡的综合统筹、强规范的优化设计,获得的气罐环缝飞边均匀、美观,超声波探伤结果合格,顺利通过压力试验和强度试验,焊接一次合格率达到99%以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地下水源热泵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地下水源热泵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及其优缺点,分析了武汉地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地下水源热泵在武汉市的应用和发展现状.总结地下水源热泵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在武汉地区的应用前景,提出当前应加强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周建伟  刘星 《河南化工》2007,24(10):7-10
综述了近年来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新进展.介绍了相变材料的种类及各类相变材料特点,并对各类相变材料的性能、储能机理和优缺点进行了讨论;探讨了相变材料在太阳能利用、建筑节能等领域的应用;展望了未来相变材料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何健  崔宝库  周建伟 《煤》2021,30(1):77-79,105
文章以潞安矿区余吾煤业公司为试验矿井,进行地面井瓦斯排采效果考察研究,并以地面井覆盖区的S5206工作面为研究地点,通过考察地面井瓦斯排采量、周围煤体的破碎程度、附近巷道掘进期间瓦斯涌出变化特征可知,S5206工作面在地面井抽采5 a后平均吨煤瓦斯含量降低0.94 m 3/t,残余瓦斯含量分布均匀;地面井压裂影响范围为42~50 m,压裂区域煤体严重破碎;压裂井附近巷道掘进期间瓦斯涌出不均匀系数降低至1.42以下,瓦斯涌出量在5.59~7.35 m 3/min之间,地面井压裂增透排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采用长度为6 mm、8 mm、12 mm的聚乙烯醇(PVA)纤维制备了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长度纤维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长度的增加会降低其在分散介质中的分散量,同时会明显抑制拌合浆体的流动性;纤维对水泥基体力学性能的改善主要发生在早期,同等掺量下,增加纤维长度可以使试样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但增加纤维长度对力学性能的增强效果在28 d降低,掺12 mm纤维试样的28 d抗折强度出现了倒缩;12 mm纤维对试样3 d龄期韧性与延性的改善显著,但是对试样7 d、28 d韧性与延性的改善效果与6 mm、8 mm纤维相当;微观分析发现纤维使得水泥硬化浆体微观结构更加致密,12 mm纤维在抵抗破坏过程中受到的磨损较6 mm、8 mm纤维严重,且在试样中存在纤维的劣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超细粉煤灰和偏高岭土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制备了高强混凝土,研究了其在400℃热处理前后的力学性能,分析了浆体物相组成、断面形貌的变化.结果 表明,超细粉煤灰和偏高岭土的引入可以明显改善高强混凝土受热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同时引入30wt%超细粉煤灰和5wt%偏高岭土可制备出常温抗压强度、残余强度分别为87.18MPa、109.72 MPa的高强混凝土.微观分析发现,在热处理过程中,未掺加辅助胶凝材料的试样浆体中氢氧化钙和硅钙石分解,浆体结构劣化,力学性能退化明显;掺加超细粉煤灰可以改善试样浆体的孔结构,且超细粉煤灰可在高温下与氢氧化钙及其分解产生的氧化钙反应生成更多的硅钙石以及耐高温矿物相,改善了加热过程中由于氢氧化钙和部分硅钙石分解而产生的结构缺陷,进而提升材料耐热性能,使得混凝土热处理后的残余强度不降反升;在掺加超细粉煤灰的同时复掺偏高岭土,可以在常温下水化生成更多的水化硅酸钙凝胶,使得粉煤灰微珠与浆体的界面结合更加紧密,并在高温下进一步加快水化反应速率,在浆体中生成大量硅钙石、钙铝榴石与蓝晶石三种耐高温物相,进而大幅度提升混凝土的耐热性能,使得混凝土高温残余强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