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地质力学模型实验,研究软岩高边坡在施工时,坡体内应力、变形规律,开挖影响范围,设计的支挡结构能否起到有效作用,在工程建成后在外界条件影响下坡体能否长期稳定。并将成果直接用于京珠高速公路为软岩高边坡设计施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2.
43.
根据大量高边坡处理成功的例子 ,对边坡支挡结构锚索张拉工艺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研究 ,通过对不同的锚索张拉工艺的力学分析 ,明确选择合理锚索张拉工艺的原则 ,确定预应力锚索地梁和预应力锚索桩较合理的锚索张拉工艺 相似文献
44.
正确认识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破坏模式及动力响应特征可以为边坡抗震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为了探讨边坡土体含水率的变化对边坡破坏模式及动力响应的影响,针对该问题展了室内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含水率边坡失稳破坏的物理过程,以及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动力响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土体含水率对边坡破坏模式有较大影响,含水率6.8%和10%的砂土边坡分别表现为震裂–溃滑型和震裂–溃散型滑坡破坏形式,含水率18.1%和24.6%的黏土边坡分别表现为震裂–溃散性和震裂–蠕滑型滑坡破坏形式;在参数考虑的范围内含水率较大的边坡比含水率较小的边坡更稳定;在水平动力载荷作用下,边坡表面的土体位移变化规律能够反应出边坡失稳破坏特征;对于该文讨论的砂土和黏土边坡而言,含水率大的边坡加速度放大效应弱于含水率小的边坡;从土体阻尼角度解释了含水率变化对边坡失稳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45.
本文探讨了红砂岩在多轴压缩下的强度、变形和破坏特性;分析了岩石强度极限面的特征;确定了中间主应力σ_2对红砂岩抗压强度的影响系数α;讨论了三个主应力方向上的应力-应变曲线与侧压力的关系.在试验中采用了刚性接触和柔性接触的试验方式,并且把这两种试验结果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46.
47.
考虑层间作用的多层滑坡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发育多层滑面的复杂滑坡,工程中较少考虑各滑面之间的相互影响,而所提出的分层计算方法,考虑了各滑面之间的相互影响。各层分别核算其滑坡稳定性,抗滑结构物设计中的滑坡推力及其分布形式。上层滑体按照一般的传递系数法计算,下层滑体按照考虑上层滑体在上层滑面处的作用力传递系数法计算。算例分析表明,分层计算方法将使多层滑面的复杂滑坡抗滑结构物的设计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48.
红层软岩坡面植被防护的相关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很多红层软岩地区植被护坡效果不理想这一问题,结合重庆梁平至长寿高速公路建设,对红层地区植被护坡所需的相关参数进行研究。该成果可为红层地区植被护坡设计提供依据,对提高红层地区植被护坡的可靠性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基材混合物的收缩恢复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基材混合物的收缩恢复性是评价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模拟岩石坡面进行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对基材混合物的收缩恢复性的影响。其结果对合理选择基材混合物的组成及使用比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柔性防护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动柔性防护系统以其轻便稳定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边坡浅层防护,现阶段针对某一具体的边坡防护工程,其防护体系的设计多根据设计者的经验确定,对柔性防护的边坡稳定性缺乏定量评价标准。基于主动防护体系的系统构件分析,提出柔性防护边坡块体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在实际计算中,首先根据现场可移动块体的发育特点,验算柔性防护系统所能防护的最大块体体积,然后通过最大可能防护块体与实际块体的比较,评价防护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