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3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60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20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46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Cu-Cr二元合金对炭/炭复合材料实施表面熔覆处理, 研究其对炭/炭复合材料表面元素分布和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熔覆促使合金中的Cr元素富集于炭/炭复合材料表面, 并与C元素原位反应生成Cr3C2; 该反应物呈层状连续分布于炭/炭复合材料表面, 在炭/炭复合材料与金属之间起界面过渡作用, 有助于改进两者间的连接性。  相似文献   
52.
基于炉渣结构共存理论,建立1 200~1 300 ℃下CaO-Cu2O-Fe2O3三元渣系组元活度的计算模型,计算并绘制渣中CaO、Cu2O和Fe2O3的等活度曲线,考察碱度B和温度t对组元活度α(CaO)、α(Cu2O)和α(Fe2O3)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α(Cu2O)与文献实测值α′(Cu2O)吻合程度高,说明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该渣系的结构本质;α(Cu2O)呈拉乌尔正偏差,在B=1.54时出现最大值,当B>1.54时随着B和t的增大而降低,当B<1.54时趋势正好相反,且受碱度影响更为显著;α(CaO)和α(Fe2O3)分别随CaO和Fe2O3在炉渣中含量的升高而增大,但受温度的影响都不明显.研究结果可用于采用铁酸钙渣系的炼铜新工艺热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53.
基于遗传算法的铜闪速熔炼过程控制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已建立的铜闪速熔炼神经网络模型,以能耗费用最低为目标,在工艺指标控制范围内,采用遗传算法对铜闪速熔炼过程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仿真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当空气、分配风、工艺氧和中央氧的市场价格折合比值分别为0.05、0.1、0.4和0.45,精矿量为128 t,其成分(质量分数)为Cu 20.61%、S 27.59%、Fe 24.72%、SiO2 11.64%和MgO 1.39%时,铜闪速熔炼工艺参数的遗传优化值为空气15 011 m3、分配风1 302 m3、工艺氧17 359 m3、中央氧1 000 m3、熔剂13.6 t;与实践平均值相比,若采用优化工艺参数控制,熔炼能耗费用可降低4.6%。  相似文献   
54.
本文设计了基于ST-JK06系列智能监控终端的矿井风机监控系统,文中对监控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原理、应用扩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该监控系统通过采集风机的工作电压、电流、频率、功率等电参数可以实现对现场的实时监视,并通过向智能监控终端发送控制指令对风机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5.
简要介绍高镁炉渣性能研究现状与进展及该研究对冶金生产过程的重要性,并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6.
本文根据挖掘机作业对象和工况多变的特点,介绍中小型液压挖掘机采用三泵双回路有级变量系统的设计,以充分利用发动机功率,提高作业效率和加快行走速度,同时又能获得较大的挖掘力和行走牵引力。并通过示例对目前常用的几种液压系统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说明合理选用系统设计方案可达到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57.
用硫代硫酸镍从镍电解阳极液中除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用硫代硫酸镍溶液从镍电解阳极液中除铜时,硫代硫酸镍的加入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氯离子浓度等因素对除铜结果的影响。在最佳除铜条件(硫代硫酸镍的加入量为S2O32-:Cu2+比的5.0~6.25倍,反应温度65~70℃,反应时间150min)下,除铜后液含铜小于2mg/L;而渣中铜镍比大于20:1。由于该法引入杂质少,条件易于控制,除铜彻底,渣中铜镍比高,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因而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除铜方法。  相似文献   
58.
59.
铜阳极泥预处理脱铜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铜阳极泥预处理过程中有价元素Cu、Te、As的分布状况及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铜阳极泥预处理过程工艺优化方案。结果:一,中间物料如吸收后液、银过量还原后液等得到充分利用,工艺过程试剂消耗为零。同时,脱铜渣含铜可稳定控制在6%左右,并回收了部分Au、Ag物料,提高了Au、Ag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60.
在试验的基础上对诺兰达炉渣火法贫化的机理进行研究。沈冶诺兰达炉渣含铜可达3%以上,使用焦粉还原剂,黄铁矿硫化剂进行贫化处理,并适当加SiO2改善渣型,在静态试验中,渣含铜可降到0.63%,在N2搅拌的动态试验中,可使渣合铜降到0.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