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篇 |
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篇 |
综合类 | 4篇 |
化学工业 | 10篇 |
金属工艺 | 12篇 |
机械仪表 | 7篇 |
建筑科学 | 19篇 |
矿业工程 | 5篇 |
能源动力 | 3篇 |
轻工业 | 8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12篇 |
无线电 | 2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篇 |
冶金工业 | 4篇 |
原子能技术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2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高强钢Q550CFD为试验材料,测试了该低碳贝氏体钢变形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行为,制定了CCT曲线,并研究了以5℃/s冷却到不同终冷温度(550~680℃)后缓冷(0.1℃/s)至室温时的组织转变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工业化试验,分析了不同冷却工艺条件下钢板的组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终冷温度可得到两种具有不同马氏体/奥氏体(MA)组元分布的组织,一种出现在贝氏体铁素体(BF)条间,并与之一同形成粒状贝氏体;一种则在晶界处单独存在,含有该类MA组织的钢冲击韧性较低.通过回火处理,存在于晶界处的MA组织得到分解,冲击韧性可以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2.
在熟料生产系统中,生料样品是否合格,严重影响熟料的产品质量。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与信誉。所以对生料的取样与化验要严格并时时进行分析以了解生料成分是否达到标准,化验的结果成为我们控制生料配比的一个重要依据。此次改造生料取样装置,采用西门子可编程逻辑控制器LOGO!它成本低,易掌握,功能强大,适应能力强,代替了原来的时间继电器。 相似文献
23.
24.
中国近海主要含油气盆地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海主要含油气盆地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是继1993年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之后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完成的又一次较为系统的油气资源评价工作。在继承以往盆地模拟法研究的基础上,评价结果更突出了类比法、各种统计法、综合法(区带评价法)在较成熟勘探区油气资源量预测中的重要作用,使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应用与评价参数的选取更趋于完善。本次评价重点预测了渤海、南黄海、珠江口、琼东南、莺歌海、北部湾等盆地的可探明油气地质资源量、可采资源量,并对资源分布,包括地质层位、深度、地理环境(水深及岛屿部分)、油气性质等做出了尝试性预测。通过资源量不同概率分布值表述了上述盆地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并讨论了不确定性存在的可能原因。评价结果表明,渤海、珠江口、北部湾盆地的富油凹陷及其相邻凸起仍然是未来石油储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地区;莺歌海、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及其相邻地区)是未来天然气储量持续增长的现实地区;珠江口盆地白云主凹、琼东南盆地深水区、近海前第三系盆地是未来天然气储量持续增长的主要接替区。 相似文献
25.
26.
采用Raman光谱法,结合量子化学计算,进行不同温度下NaNO_3、KNO_3和NaNO_2熔盐的结构研究,发现这3种物质Raman特征峰的半高宽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大;得到3种熔体中N-O离子团的v_1特征峰Raman频移随N-O键长的变化关系方程;同时研究还发现,NaNO_3和KNO_3熔化后,NO_3~-的v_1特征峰红移,而NaNO_2熔化后,NO_2~-的v_1特征峰蓝移,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熔融态的3种物质中N-O离子团的N-O键长增加。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开展二元和三元混合熔盐的结构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27.
28.
29.
热泵远红外联合干燥金银花的工艺优化及品质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金银花干燥综合品质,以热泵干燥温度、转换含水率、辐射板温度为自变量,以绿原酸、木犀草苷、花色苷含量及褐变度为质量控制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热泵远红外联合干燥金银花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误差绝对值均低于6%;归一化所得最佳干燥工艺为热泵干燥温度39 ℃、转换含水率55%、辐射板温度90 ℃,此时绿原酸含量为4.086 0 mg/g、木犀草苷含量为0.090 57 mg/g、花色苷含量为0.116 1 mg/g、褐变度为0.859 6;与热泵干燥相比,热泵远红外联合干燥时间缩短了52.1%,干燥能耗减少了59.8%,复水性提高了7.9%,绿原酸、木犀草苷和花色苷含量分别提高了3.3%、0.6%、1.3%,而金银花褐变度也降低了4.1%。说明热泵远红外联合干燥金银花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30.
聂丹丹;戚蒙;李渊骥;冯晋霞;张宽收 《中国激光》2024,(8):184-192
研究了在高抽运功率下,单共振光学参量振荡器(SRO)腔型对其输出特性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验搭建了基于掺杂氧化镁的周期性极化铌酸锂(MgO∶PPLN)晶体的两镜驻波腔和四镜环形腔SRO。驻波腔SRO的阈值抽运功率为3.2 W,当抽运光功率为14.2 W时,信号光和闲频光功率分别为5.2 W和2.2 W。当抽运光功率大于15 W时,驻波腔SRO输出功率的实测值随抽运光功率的增大而减小,与理论预测偏差较大。环形腔SRO的阈值抽运功率为7.2 W,当抽运光功率为25 W时,信号光和闲频光功率分别为8.1 W和3.6 W。环形腔SRO输出功率的实测值和理论预测基本一致。驻波腔及环形腔SRO输出的信号光在2 h内的功率波动分别优于±2.76%和±2.53%,驻波腔及环形腔SRO输出的闲频光在2 h内的功率波动分别优于±1.24%和±1.19%。驻波腔及环形腔SRO输出信号光的长期频率漂移分别优于±40 MHz及±28 MHz。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