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5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40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48篇
轻工业   2篇
武器工业   16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双相钢点焊熔核界面撕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双相高强钢电阻点焊快速冷却过程中形成的淬硬马氏体会增加点焊接头脆性,产生熔核界面撕裂问题,降低接头力学性能与低周疲劳寿命.以1.4 mm双相钢DP600为例,采用残余在母材上的熔核面积百分比作为衡量电阻点焊熔核界面撕裂程度的评价指标,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不同焊接工艺参数对熔核撕裂程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单因子分析,可知焊接电流对双相钢点焊接头撕裂程度的影响最大;通过交互作用分析,获得了减少焊点界面撕裂程度的最优工艺参数;最后通过试验验证,有效减少和避免焊点界面撕裂发生.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旋锻及热处理对Cu-0.51Cr-0.06Zr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影响规律,用SEM、EDS、TEM、HRTEM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铸态Cu-0.51Cr-0.06Zr合金组织的树枝状富Cr相在热锻后球化为颗粒状或棒状,棒状富Cr相尺寸约为5μm,颗粒状富Cr相尺寸在1μm以下,随旋锻变形方向富Cr相分布呈一定方向性;时效中,纳米级析出相为体心立方结构,为4~7 nm;热锻合金经过旋锻、峰时效和最终旋锻后,抗拉强度和电导率分别为625 MPa、82.7%IACS。  相似文献   
103.
提出一种基于主元分析(PCA)和粗糙集理论结合继而构建决策树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PCA对原始故障决策表的条件属性集进行降维处理,得到由主元变量构成的故障决策表,采用等频分割方法对这一决策表的数据离散化,进而采用基于主元属性重要度的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得到离散后的决策表的最小约简,以约简数据集为样本基于核属性采用一种改进的决策树算法训练学习,构建故障决策树进行诊断决策.测试实例证明了该方法能简化故障诊断系统,提取容错性较强的诊断规则,提高了故障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04.
研究了电流退火的电流密度、退火时间对钴基和铁基非晶软磁合金条带有效磁导率的影响,并与等温退火处理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电流退火可以明显提高钴基和铁基非晶软磁合金条带的有效磁导率,且存在一个最佳电流密度、退火时间值,以使有效磁导率提高最大;铁基非晶软磁合金有效磁导率的提高明显优于钴基非晶软磁合金;电流退火提高钴基和铁基非晶软磁合金有效磁导率的幅度与等温退火基本相当,具有升温和降温速度快、退火效率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5.
选用测试设备1.2L哈特曼管,深入研究了面粉在多因素条件下单一变量的点火敏感特性。结果表明:在室温常压、单一控制变量试验条件下,面粉的最小点火能随着浓度、点火延迟时间和喷粉压力的改变均呈现二次曲线变化规律,且在一定的变量范围内,均存在一个最小的点火能量值;此最小点火能量值对应的最佳着火浓度、最佳点火延迟时间、最佳喷粉压力分别为400 g/m~3、90 ms、0.2 MPa。  相似文献   
106.
采用TIG焊制备了13 mm厚Incoloy825/X52双金属复合板的对接接头,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坡口形式对复合板接头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揭示了双金属复合板多层多道焊过程中残余应力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对于双金属复合板而言,复合型及V型坡口接头内部最高应力集中区域均位于过渡层内,沿水平方向呈现长条状分布,坡口形式的变化对于接头内部和表面应力的分布特征及峰值没有明显影响;从残余应力的产生和演变过程来看,只有当复合板接头的基层、过渡层和复层都焊接完成后,过渡层内才会产生最高应力集中区域;此外,最终焊道对复合板接头的应力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会对最终应力状态产生很强的牵引作用,使其呈现偏离试板中心线的不对称分布。  相似文献   
107.
利用镀膜技术制作锰铜传感器,可以实现传感器的超薄化,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线性度。改变溅射功率参数,采用中频磁控溅射技术在玻璃(SiO2)衬底上制备出一系列锰铜镍合金薄膜,重点研究沉积条件对薄膜式锰铜传感器薄膜结构、表面形貌等性能的影响。采用三维形貌仪测试薄膜厚度和计算沉积速率;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薄膜的表面特征;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热处理前后薄膜的微观结构;并采用直读光谱仪(DRS)测试溅射靶材和薄膜的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速率随溅射功率增加而增加,溅射功率达到1 kW后沉积速率保持在100 nm·min-1;溅射功率也会明显的影响薄膜的表面形貌,薄膜的表面粗糙度RMS随溅射功率的增加而减小;XRD分析结果表明溅射功率对薄膜的微观结构影响不大,样品的微观结构在热处理前后没有显著变化,只是热处理后样品观察到了微弱的Mn微观结构取向;溅射功率变化对薄膜的成分影响较小,不同功率沉积的薄膜样品的成分相近。  相似文献   
108.
介绍了一种新型局部降温机在高温工作面的应用,重点是对更加适合井下局部工作面的新型局部降温机进行说明,并对该局部降温机进行热工计算,计算制冷机组的冷负荷及相关的性能参数。通过试验证明该套降温机能够较好地应用在局部工作面,相对于以前运用在局部环境的降温设备,采用液态CO2作为冷却介质,并形成了一个可循环的系统,改进了换热器的结构,尽可能在提高降温效果的同时节约了成本。提出的新型局部降温机旨在解决局部高温工作面的高温问题,使这套降温设备能应用在高温环境的矿井中。  相似文献   
109.
一起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某煤矿发生的一起瓦斯爆炸事故,对其爆源和爆源点进行了分析,并通过FLUENT模拟分析软件对事故进行了模拟验证,总结了该煤矿此次事故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教训,可对类似条件的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详细讨论了离心沉降分离机中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的沉降规律。通过对颗粒的受力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结合实际研究项目说明了其应用,并给出了利用该理论计算研究的设备进行煤水分离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