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74篇
综合类   32篇
化学工业   76篇
金属工艺   32篇
机械仪表   65篇
建筑科学   85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63篇
水利工程   25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14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7篇
冶金工业   2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4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考虑一类具有长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假定其传感器到控制器之间存在输出时延,对其进行故障检测研究.建立具有时延补偿功能的故障观测器,得到状态估计误差方程.基于离散切换系统理论,将观测器系统的稳定条件归结为一个线性矩阵不等式.当系统正常时,只要给定的矩阵不等式条件成立,该观测器系统就是渐近稳定的.当系统发生故障时,观测器残差能够迅速发生跳变,从而检测出故障的发生.仿真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时速250 km/h动车组车内噪声问题,使用试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车内声源特性及其贡献量进行分析。首先,通过球形声阵列系统测试分析动车组的车内源强、频谱及分布特性,明确客室端部噪声主要能量集中在中心频率400 Hz~2 000 Hz的1/3倍频带,声源主要位于风挡区域和地板区域。然后,基于统计能量分析(SEA)方法,建立动车组的车内噪声仿真模型。模型中,声源激励采用线路试验实测数据、车体结构声学特性参数由实验室测试确定。进而,将仿真预测结果和声源识别结果进行联合对比,验证仿真模型的可靠性。最后,通过深入分析动车组车内噪声SEA模型的功率输入贡献,并对客室端部的噪声传递进行量化排序,确定各声源的车内噪声量化贡献。结果表明,时速250 km/h动车组的客室端部噪声源主要是轮轨噪声、其次为气动噪声。其中轮轨噪声在50 Hz~100 Hz和315 Hz~5 000 Hz的1/3倍频带贡献量达到80%。所有声源经由地板和风挡连接处传声贡献率为50%、侧墙和顶板贡献率为38%。  相似文献   
13.
针对轨道车辆轻量化设计后可能带来的隔声性能降低问题,研究不同截面加强筋铺设对板件隔声性能的改善效果。基于混合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Hybrid FE-SEA)方法建立轨道车辆加筋板结构隔声特性预测分析模型,系统分析T型、L型、I型和矩形加强筋截面类型对板件隔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筋板的刚度和1阶固有频率皆比均质板大,且随加强筋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加强筋厚度恒定时,T型加筋板的刚度和1阶固有频率最大,L型加筋板次之;敷设厚度15 mm的加强筋,板件的隔声性能最佳;当加强筋的质量、厚度、腹板面积及尺寸、翼板面积相等时,各类型加筋板的计权隔声量Rw差异不大;板件加筋后,刚度控制区的隔声量增幅3 dB~17 dB,1 250 Hz~4 000 Hz中高频段的隔声量增幅1 d B~6 d B。综合分析可知,以计权隔声量为评价标准时,在加强筋质量、腹板面积、翼板面积及尺寸相等时,敷设厚度15 mm加强筋,板件的隔声性能最佳,Rw较均质板可提高1.4 dB~1.5 dB,而加强筋厚度恒定时,T型和L型加筋板的刚度又最佳。相关研究成果可为轨道车辆板件结构加筋优化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Elastos是基于构件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于手机等数字移动设备中.WAP协议代表了主流的基于移动通信的互联网服务无线访问技术的发展方向.为了满足数字设备的无线应用需求,分析了现有的WAP协议规范及其应用模型,讨论了WAP中WSP和WTP两个部分的结构与技术细节,以Elastos系统平台为基础没计了构件化的WAP协议栈.并结合具体的CAR构件编程模型,依托Elastos的构件技术优势实现了具备基本功能的WAP协议栈.目前,WAP构件模块已稳定运行在实际手机应用项目中.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传感器图像融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域改进型非负矩阵分解的图像融合方法.首先,采用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对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稀疏分解;然后对低频子图像采用改进型非负矩阵分解方法进行融合,该过程无需对W和H进行随机化便可快速生成低频融合图像,高频子图像则采用自适应unit-fast-linking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融合;最后利用非下采样轮廓波逆变换合成各子图像即可得到最终融合图像.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并行EEPROM写指令时序的介绍分析以及RS-232接口的应用,并行EEPROM编程器的设计在FPGA中得以实现,该设计具有硬件电路简单可靠,软件设计易于实现,编程操作方便的优点,并具有通用推广型。  相似文献   
17.
张捷  封俊红 《计算机工程》2011,37(7):175-177
针对混沌粒子群算法中存在的盲目搜索问题,提出基于动态混沌扰动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标准粒子群优化引入动态混沌扰动,在最优值改变时进行较小扰动,在多次不变时进行动态扰动范围的混沌扰动,减少混沌粒子群算法中存在的盲目搜索,提高搜索速度和效率,使有限的时间用在最有效的搜索上。将该算法应用到K均值算法中,可以克服K均值算法的局部最优和对初值和孤立点敏感的缺点,使K均值算法得到全局最优解。通过仿真实验证实该算法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专家系统在自动组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的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对专家系统的产生和发展、开发工具、应用领域、结构、特点及优点等作了一一介绍,并将专家系统知识应用于 Office 自动组卷中,结合专家系统基本结构给出系统的结构框图,利用计算机领域专家的知识解决以往组卷中存在的问题,试题分模块进行管理,便于系统维护。  相似文献   
19.
针对声波测距系统噪声复杂,淹没在噪声中的回波难以检测的问题,文章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音频测距系统建立了ARMA模型,采用改进的递推最小二乘算法(RELS)实现了ARMA模型系数的实时估计,在ARMA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音频测距信号实时补偿,并构建了一种半实物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实时滤波效果,能有效地抑制噪声,提高回波测距仪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刘洲洲  张捷 《计测技术》2006,26(6):42-44
随着嵌入武产品的不断发展,对存储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以NANDFlash为例,介绍了大容量NANDFlash在嵌入式系统中的设计与应用,并提出了一种消除文件写入NANDFlash时出现坏块影响的方法.同时对基于NANDFlash的管理软件FMM的实现算法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效率和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