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7篇 |
免费 | 70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4篇 |
综合类 | 50篇 |
化学工业 | 95篇 |
金属工艺 | 32篇 |
机械仪表 | 50篇 |
建筑科学 | 128篇 |
矿业工程 | 25篇 |
能源动力 | 28篇 |
轻工业 | 116篇 |
水利工程 | 23篇 |
石油天然气 | 65篇 |
武器工业 | 6篇 |
无线电 | 11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2篇 |
冶金工业 | 35篇 |
原子能技术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1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8篇 |
2022年 | 48篇 |
2021年 | 57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62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62篇 |
2011年 | 48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49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Voronoi图在窝制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移动通信组网方式中 ,目前最好的陆地移动通信网是蜂窝制移动通信系统。蜂窝制移动通信系统的正六角形覆盖区域的划分图实际上就是以基站为母点 ,且当母点均匀分布情形下的Voronoi图。Voronoi图在理论研究方面已有丰硕成果。可将这些成果直接应用到蜂窝制移动通信系统中。文章对基站采用全向天线方式情况下 ,讨论了Voronoi图在蜂窝制移动通信的基站初始布局时的应用、在无线电信号场强实测点选择方面的应用和在增设基站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14.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实践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实践教学是工科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实践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品牌专业建设的实际,介绍了该专业实验实践体系改革的探索,总结了初步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综合化、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架构中现场可更换模块的设计特点,讨论了一种机载高安全、高可靠的大容量Nand-Flash数据存储模块在符合ARINC653标准的分区操作系统中的设计方法,具有Flash驱动层、Flash管理层、文件系统层架构。通过采用应急关键数据销毁的方式保障系统的高安全性,通过采用坏块管理、损耗均衡以及可信恢复性文件系统的方式保障系统的高可靠性。对数据存储模块进行了不同层级、不同文件大小的读写测试,应急毁钥测试和可靠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模块满足设计要求,可以应用于需要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航空电子领域。 相似文献
16.
17.
可见光通信中菲涅耳透镜仿真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见光通信是一种在白光LED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光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发射功率高、无电磁干扰等优点。相比常规透镜,在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光接收天线上,使用菲涅耳透镜可以降低成本,减小透镜厚度和接收焦距。本文利用Zemax软件对菲涅耳透镜进行了设计、仿真与优化,首先分析了透镜设计技术要求,提出了基于菲涅耳透镜的设计与仿真方法及参数设置,然后对几类透镜进行了仿真与性能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透镜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在光垂直入射且探测器尺寸为1.5×1.5mm2情况下,可保证F数<1,并得到优化的透镜结构和参数,使集光效率达到90%,为基于菲涅耳透镜的天线设计提供了理论与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米渣蛋白(RDP)为主要原料酿制酱油,探讨发酵过程中氮素变化规律与过程调控的相关性。通过动态监测RDP酱油30 d的发酵过程中氨基态氮、总氮、可溶蛋白质、氮转化率的变化规律,优化酱醪的发酵温度、盐水浓度、盐水添加量等控制条件。对相同试验条件下所得RDP酱油和大豆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和总氮含量进行了比较,并初步评价了RDP酱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50℃发酵2 d氮素转化即可达到最高值,35℃发酵持续时间长且有利于氮素转化,产品品质好;酱醪盐浓度为11%时有利于RDP的氮素转化;在盐水倍数为2.2、2.5、2.8时,对总氮和氨基态氮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较高的盐水量可以促进RDP蛋白质的降解,有利于提高RDP酱油的总氮转化率。综合分析,确定RDP酱油发酵的优化控制条件为不超过35℃条件下添加2.8倍曲料质量的盐水,使酱醪盐浓度达到11%,可获得RDP总氮转化率70%以上的酱油产品。RDP酱油的总氮和氨基态氮含量均明显高于大豆酱油,RDP酱油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比分析了大球盖菇子实体菌盖和菌柄的挥发性成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从大球盖菇子实体菌盖和菌柄都分别鉴定出50种化合物,其中菌盖主要以醇类、酯类和烷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总比例19.93%、19.43%、9.79%;菌柄主要以醇类、酯类和酮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总比例23.04%、21.04%、12.35%。所检测出的化合物中以3,4-二羟基-2-甲基吡啶-5-甲醇、4-哌啶醇、马来酸二乙基己酯、环己烷和3-壬烯-2-酮相对百分含量最高,对大球盖菇香味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了醇类化合物为大球盖菇菌盖和菌柄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且菌盖和菌柄在挥发性成分组成上具有明显差异。该研究结果为大球盖菇风味品质评价和大球盖菇品质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两种方法提取4种不同品牌腊八豆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对挥发性活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共鉴定出115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醇类12种,醛类15种,酮类6种,醚类7种,酚类5种,酸类4种,酯类17种,烷烃类40种,含硫类4种和杂环类5种,其中SDE法和HS-SPME法分别鉴定出98种和73种。4种腊八豆样品中,JC样品、LMZ样品、TYGS样品、TDJ样品分别鉴定出73种、66种、77种和77种挥发性物质。其中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1-辛烯-3-醇、芳樟醇、2-茨醇、α-松油醇、苯乙醛、(E,E)-2,4-庚二烯醛、橙花醛、甲基庚烯酮、烯丙基甲基二硫醚、乙基麦芽酚、丁香酚、棕榈酸乙酯、蒎烯、莰烯、桧烯和α-姜黄烯等。同时发现两种提取方法检测出的结果差异很大,4种腊八豆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也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