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9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篇 |
综合类 | 41篇 |
化学工业 | 4篇 |
机械仪表 | 2篇 |
建筑科学 | 3篇 |
矿业工程 | 4篇 |
轻工业 | 1篇 |
水利工程 | 2篇 |
石油天然气 | 62篇 |
无线电 | 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3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水驱气藏气水两相渗流及其应用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气水两相渗流属于多相渗流的范畴,它广泛存在于气田开发的中后期。气藏数值模拟和气井试井分析理论建立在渗流力学理论基础之上且它们都是渗流力学的具体应用。首先对气水两相实验渗流力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然后对气水两相渗流的具体应用进展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气水两相渗流及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这对于气水两相渗流机理及其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2.
获得精细数值模拟流动参数的新方法--微观网络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油藏精细数值模拟的网格流动参数难题,依据地质事件的层次性和结构性特征,将宏观问题的求解转化成对微观对象的研究,应用微观随机网络模拟方法获得了精细数值模拟的网络流动参数;并应用定向渗流理论建立了随机网络模型,方便、灵活地构造出岩石各种类型的孔隙结构特征和润湿性特征,较好地表征多孔介质的微观静态特性;快速、有效地模拟不同静态特征岩石的微观流动参数。通过实例证实微观网络模拟是精细数值模拟获得小规模流动参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3.
模糊贴近度在储层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克服测井解释中通常采用的最大隶属原则进行决策分析导致信息丢失所引起的判别结果的偏差,将模糊数学中的非对称贴近度分析法与神经网络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分量信息建立了一种基于模糊贴近度的神经网络识别法。通过临盘油田实际资料解释表明,在储层识别中采用该方法可大大改善解释效果。 相似文献
104.
非达西效应对温八区块凝析气藏开发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达西流也称为紊乱,常发生在近井高速气流区。凝析气藏既不同于纯油藏也不同于纯气藏,在开发过程中随着地层压力不断下降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相态变化,在近地井地区压力急剧下降,凝析油析出可能导致孔道堵塞,渗透率降低,为正确描述这类气藏的渗流规律,提高开发效果,研究非达西效应的影响有重要意义。在研究温八区块凝析气藏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应用油藏工程方法研究温八区块的紊流影响程度,同时模拟计算了不同紊流系数下的开发方案,通过指标对比分析,说明气井的非达西效应对温八区块凝析气藏开发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主要介绍运用Pro/ENGINEER软件对液罐半挂车变截面罐体进行建模的一般步骤,并结合变截面罐体模型的具体实例,介绍一种变截面罐体的展开方法。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109.
�°������������ؿ�����ֵģ���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温八块油气藏位于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七克台镇附近,与温吉桑、米登油田邻近,属于温吉桑构造带。该油气藏是一个带油环的凝析气藏,自1993年8月W8-45井投产试采以业,堆止1996年12月止,有近4年的油环开发历史。随着鄯乌输气工程即将投运,温八块凝析气的开发成为研究的难点。文章在充分研究吐哈油田温八油气藏地质及开发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全组分模型,模拟计算了开采方式,开发层系、井网、井口压力、采气速度及规划配等因素对开发效果的影响,通过技术指标对比分析,优选出实施方案 ,配合丘东凝析气田,为吐哈凝析气地面轻烃回收和地面开发工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工程应用型研究生主要从事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开发,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具有既能满足当前需要又能适应未来发展的特点。为此,我院根据石油工业形势的发展,并针对我国各大油田的特点,走校企联合之路,大力发展工程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细:自1988年起,已为吐哈、新疆、长庆、玉门、青海、吉林、中原、四)11等十余个油田培养了215名工程应用型硕士生(含为西南、西安、江汉等石油高校和四)11师范学院按工程应用型方式培养的72名硕士生),深受油田矿区欢迎,自1992年起,在我院举办了三期“研究生课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