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4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7 毫秒
51.
李庆明 《建筑》2009,(12):61-62
本文阐述了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方法、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重点介绍了冲击碾压、强夯施工、换填法、台背压浆等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2.
千道理万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被无数事实所证明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通用法则,也是起码的、一般的常识。然而,时至今日,仍有人对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至理名言不甚理解、似懂非懂,甚至不知所以。尽管这部分同志为数不多,但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认识模糊的一些负责同志,职位越高,影响越大。故很有再学习、再讨论、再认识之必要。  相似文献   
53.
甜菜渣的应用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4.
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储层建筑结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庆明  陈程 《河南石油》1999,13(3):14-19
应用建筑结构分析法解剖了双河油田的储层结构,提出了扇三角洲前缘储层的九级界面系列,、七要素类型及其测井识别与平面展布特征,总结了六种建筑结构平面样式,并分析了建筑结构与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为油田后期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5.
56.
根据近年来大学英语写作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笔者尝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和试验.该试验利用新视野学习系统为平台,综合利用读写结合、过程式写作以及互评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提高写作水平,对课文学习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可以作为自主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7.
边抽边掘技术在高瓦斯突出危险煤层掘进中的实践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巷帮长钻孔抽放技术在高瓦斯突出危险煤层掘进中的应用情况,通过采取边抽边掘技术,既消除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杜绝了掘进过程中的瓦斯超限事故,又加快了掘进进尺,是高瓦斯突出危险煤层掘进治理瓦斯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8.
底鼓是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常见的底板破坏形式,也是影响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制约因素,更是目前千米深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解决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底鼓制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现场问题,以平煤某矿-950水平回风大巷为工程背景,采用井下试验、物化分析、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从岩石强度和应力特征视角分析了围岩结构、矿物成分、水理作用、支护强度、原岩应力对巷道底鼓的影响机制,发现了高构造应力和水理作用是影响巷道严重底鼓的主要因素,揭示了该巷道的挤压流动性底鼓和遇水膨胀性底鼓机理。根据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底鼓机理分析,提出了基于底板爆破卸压的注浆加固底鼓联合控制技术,利用松动爆破技术阻断底板高应力传播路径,改善巷道围岩应力环境,释放底板压力;同时,利用注浆加固技术强化巷道底板围岩的承载力,提高底板抗变形能力。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爆破卸压+注浆加固的布置方案与参数,并进行了工业试验和底鼓变形监测。现场工业应用监测结果表明:采用底板松动爆破+注浆加固的联合支护方案后,巷道底板围岩处于稳定状态,底板在300 d内最大位移不超过310 mm,巷道底鼓变形量较无支护状态下减少了36.7%~49.0%,巷道底板未...  相似文献   
59.
沉降共沉积技术是提高复合镀层颗粒含量的有效途径.为了进一步提升复合镀层中的颗粒含量,采用由该技术衍生出的悬浮法和埋砂法制备Ni-金刚石复合镀层.随后对复合镀层的耐磨性进行了试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悬浮法制备的镀层颗粒含量影响显著,而镀液中的金刚石颗粒浓度对两种工艺结果的影响趋势基本相当.两种方法综合比较表明,当镀...  相似文献   
60.
ZP22-P3井是一口重点水平井,由于水平段比较长,在施工中存在很多难点。为了打好这口井,在工程设计中就对井身结构和井眼轨道进行了优化,在施工中根据直井段、斜井段和水平段不同的特点选用不同的工具、制定不同的技术措施,保证了该井施工的顺利,为施工同类型井积累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