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2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7篇
矿业工程   45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分析了我国粗煤泥的特点和分选要求,阐述了螺旋分选机和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机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并对这两种粗煤泥分选技术的特点、应用情况和分选效果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机将成为取代螺旋分选机或与螺旋分选机联合使用的一种新型粗煤泥设备。  相似文献   
32.
根据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机的分选原理和分选效果影响因素提出了液固流化床分选粗煤泥的基本自动控制系统和高级自动控制系统,基本自动控制由PID控制实现稳定控制,高级自动控制由模糊控制和PID控制复合控制实现进一步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33.
应用电耗模块化方法,在对城郊选煤厂生产系统中的电能分配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来降低电耗,使吨煤电耗从2017年的4.49 kW·h降至2018年1—5月份的4.26 kW·h,利用2017年1—12月份全厂吨煤电耗与各个生产系统模块吨煤电耗的实际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预测方程,并对方程进行残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所得方程预测效果良好,可以采用该模型预测未来全厂吨煤电耗,并利用它为全厂节能降耗提供辅助参考,使节电工作更有方向性。  相似文献   
34.
由于经高炉高温燃烧后的高温焦渣和低温焦渣灰分均在46%以下,根据分步释放实验流程,设计了一次粗选多次精选的浮选工艺流程对焦渣进行分选,通过产品掺配能回收不同灰分指标的精煤;由于0.074 mm以下粒级含量的影响,高温焦渣浮选效果好于低温焦渣。  相似文献   
35.
煤泥压滤系统自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煤泥压滤工艺中快开隔膜压滤机虽然单机自动化水平高,但因其间歇式工作特点,导致工作环节多、协调时间长。通过对煤泥搅拌桶给料、压滤机入料,压滤煤泥输送、压滤入料浓度等操作环节和工艺参数自动控制的研究,实现了整个煤泥压滤系统的自动化,降低了煤泥的水分,缩短了压滤机的工作循环时间,提高了选煤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6.
以高纯度、高致密度的纳晶金属镍片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研究了其在单轴准静态拉伸载荷下的剪切带化变形行为,系统分析了纳晶金属镍片中剪切带的萌生及演化规律,定量分析了剪切带形核、扩展和失效的重要节点,讨论了纳晶镍剪切带的物理特征。结果显示:剪切带的演化发展是纳晶镍试样塑性变形的主要形式,是纳晶镍试样具有较低延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7.
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末精煤灰分高及浮选尾矿跑粗问题,分析发现主要由于煤质变化使原有粗煤泥分选工艺分级和脱泥效果不理想造成。提出了多段式逐步分级的新思路,将分级过程分为多段完成,利用分级筛回收溢流中夹带的粗颗粒。同时改变精煤脱泥筛安装倾角,并增大筛面喷水量,保证脱泥效果。  相似文献   
38.
介绍了新型充气旋流微泡浮选柱的基本结构和分选原理,指出了新型充气旋流微泡浮选柱的优点。利用充气旋流微泡浮选柱与普通浮选柱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参数条件下,新型充气旋流微泡浮选柱的精煤产率提高了0.57个百分点,尾煤灰分升高了5.03%,有效避免了粗颗粒的跑粗现象,提高了浮选效果,为现场应用及后续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FCMC—3000旋流微泡浮选柱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和阐述了FCMC-3000旋流微泡浮选柱监控系统的控制方法,硬件和软件系统,采用两点压力法,监测和控制浮选柱内液位,确立了加药量与入料流量的函数关系,编制的Windows3.X或Widows95/98应用软件实现了浮选柱的动态检测与控制,数据存贮与打印。  相似文献   
40.
李延锋 《硅谷》2013,(5):108-108,127
焦炉是工业窑炉的一种,其结构相比较为复杂和独特,在正常运行加热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加热时所使用的煤气量达到了总量的75%左右,为了能有效的提升焦炭的质量的同时降低所消耗的热量,就要以实际的生产条件为依据,对加热过程进行实时的监督与调控,从而满足能源的合理使用,实现焦炉温度的稳定控制,最终达到焦炉使用的高质量、高产出以及低能耗、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