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5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3篇
矿业工程   16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针对双馈型风电场并网引发次同步振荡的问题,对涉及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分析。基于PI控制环节数值等效电路,建立了双馈电机转子侧变流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并通过对内外环参数的灵敏度分析进行了模型简化。在此基础上,对全系统的等值电路模型进行了阻抗频率扫描,得到了系统的阻抗频率曲线,并基于此分析了双馈型风电场并网次同步振荡的影响因素。通过时域仿真分析验证了对次同步振荡影响因素分析的正确性和所建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2.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VSC-HVDC)能够实现有功、无功解耦,具有控制响应迅速等特点。利用其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SSDC)可以抑制交流系统中出现的次同步振荡(SSO)现象。本文通过Prony辨识得到含VSC-HVDC的交直流混合系统等值降阶模型,进而利用极点配置法设计VSC-HVDC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最后在PSCAD/EMTDC中建立了并联VSC-HVDC的次同步振荡系统模型进行时域仿真,验证了所设计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3.
为了定量考虑多直流系统中各直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一种更切合实际的基于潮流雅克比矩阵的多馈入相互作用因子(Multi-infeed Interaction Factor)解析表达式。目前相互作用因子主要通过仿真方法进行求解,其物理意义不明确。为此,从系统潮流出发,考虑交直流系统的共同影响,提出一种新的MIIF解析表达式,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比较分析了现有的三种基于电路原理的MIIF解析表达式和文中所提的解析表达式,从工程实用的角度给出了更具可行性的MIIF的计算建议。  相似文献   
54.
李旭涛  王军  王首勇 《信号处理》2011,27(6):945-949
在雷达系统中,CFAR处理的对象通常为杂波的包络。杂波包络的统计分布对于设计CFAR处理器至关重要,包络的统计分布通常由杂波的幅度概率密度函数(APDF)表征。解析形式的APDF是实现系统性能分析的关键。雷达杂波具有典型的非高斯性,适合采用α稳定分布模型来描述,然而该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不存在解析的表达,相应的APDF也无解析的表达。针对α([1,2]各向同性稳定杂波,采用线性混合模型,给出了一种各向同性稳定杂波APDF近似的解析模型,该模型具有形式简洁、计算简便的优点。基于对数矩性质,对各向同性杂波包络序列,提出了一种简便的稳定杂波参数的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55.
煤矿井下水仓开挖因其挖掘量大、运渣困难、支护工艺复杂等原因是矿山一大难题,传统开挖方法既费时费力,又导致效率低下。WPZ-55/50L型煤矿用巷道修复机(以下简称修复机)是集凿、挖、运、装于一体的巷道修复治理施工的专用设备。将修复机应用于煤矿井下水仓开挖施工作业,通过修复机在赵庄煤矿井下水仓开挖施工中的应用,总结了一套利用修复机对煤矿巷道水仓开挖工艺和锚杆锚索施工工艺方法,为类似条件下煤矿巷道水仓开挖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6.
针对目前骨架动作识别网络数据处理的处理方式、不同动作肢体的动态表述以及时间特征提取的不足,本文提出AA-SGN网络模型,将原始的关键点特征转换成骨骼特征,将动态的非拓扑网络,改进为动态拓扑细化的图卷积网络,在充分利用语义信息的基础上,在时间尺度上融合注意力机制,关联空间和时间信息,使网络充分利用骨骼位置信息和时间流的运动信息,在NTU60 RGB+D的CS和CV设定上提高了1%和0.4%,在NTU120 RGB+D的CSub和CSet分别提高了5.7%和4.6%,证明本文提出的AA-GCN能有效识别骨架动作。  相似文献   
57.
薛飞  李旭涛  李宏强  田蓓 《中国电力》2022,55(9):183-191+203
针对低电压穿越下并网光伏直流系统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双侧电压控制策略。前级变流电路引入电压反馈控制,形成电压反馈与最大功率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的混合控制,结合并网逆变器的电压反馈环路,在电压穿越时,对并网光伏直流系统进行综合控制,同时,为了实现前级电路电压控制和功率控制的自动均衡,基于母线电压实时值设计电压反馈环路和MPPT环路的自适应权重系数。为了证明改进策略在低电压穿越时对直流系统的稳定作用,基于RT-LAB平台搭建并网光伏系统的半实物测试环境,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控制策略,在不采用Chopper电阻的情况下,双侧电压反馈控制策略能够在低电压穿越时将直流电压变化量从136 V降低到60.5 V,同时还能将并网冲击功率从3 955 W降低到2 264 W,不仅降低了变流电路的电流应力,还提升了光伏系统在低电压穿越时的稳定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58.
针对陕西煤业集团黄陵建庄矿业有限公司建北煤矿开掘深部巷道时支护困难的技术难题,采取了新的支护方式-锚索桁架支护技术。在分析预应力锚索桁架支护结构与原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锚索桁架支护技术在采掘过程中的支护参数和工艺方法等,在大埋深巷道的施工实践中取的了较好的效果,保持了巷道的稳定性,促进了煤矿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59.
为解决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带来系统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双级式光伏发电有功功率-频率下垂控制和虚拟惯量控制,通过修改Boost变换器或网侧逆变器原有的控制结构来实现光伏发电主动参与电网频率调节。并分析虚拟惯性时间常数、锁相环控制带宽对虚拟惯量控制的影响。基于光伏发电的有功功率-相位运动模型、同步发电机组的频率响应模型来分析光伏发电的虚拟惯量特性及其对系统频率动态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Boost变换器和网侧逆变器均可按照设定的下垂曲线来控制光伏阵列增发或减少一定量的有功功率,抑制电网频率跌落或升高;虚拟惯性时间常数越大或锁相环控制带宽越小,光伏发电的虚拟惯量越大,频率动态过程中可提供支撑的功率越多。  相似文献   
60.
针对低电压穿越下并网光伏直流系统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双侧电压控制策略。前级变流电路引入电压反馈控制,形成电压反馈与最大功率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的混合控制,结合并网逆变器的电压反馈环路,在电压穿越时,对并网光伏直流系统进行综合控制,同时,为了实现前级电路电压控制和功率控制的自动均衡,基于母线电压实时值设计电压反馈环路和MPPT环路的自适应权重系数。为了证明改进策略在低电压穿越时对直流系统的稳定作用,基于RT-LAB平台搭建并网光伏系统的半实物测试环境,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控制策略,在不采用Chopper电阻的情况下,双侧电压反馈控制策略能够在低电压穿越时将直流电压变化量从136 V降低到60.5 V,同时还能将并网冲击功率从3 955 W降低到2 264 W,不仅降低了变流电路的电流应力,还提升了光伏系统在低电压穿越时的稳定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