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11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30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61.
Intranet是我国矿山企业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简述了Intranet技术的体系结构及其软硬件构成,讨论了建设矿山企业基于Intranet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可为我国矿山企业开发建设其有效信息系统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2.
建立矿业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因子分析法构建评价矿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水平的综合评价模型,对8家具有代表性的矿业企业在2008年和2009年履行社会责任的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4类评价指标中,对矿业企业社会履行责任水平贡献最大的是经济因子,其次为法律因子和伦理因子,最后为慈善因子。评价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不同矿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水平,说明因子分析法是适合进行矿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水平综合评价的一种较好的客观评价方法。矿业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矿业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与实践,促进我国矿业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3.
循环经济是一种先进的发展模式,是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必由之路.江西省是中国的矿产资源大省,但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江西省必须采用新技术,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加强矿产资源地方立法和行政管理,才能最终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4.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论文设计了地质剖面的拓扑数据结构,提出了剖面图自动生成算法,并实现地质剖面图自动绘制,该算法不仅能够全自动处理断层、陷落柱与地层之间的空间关系,而且克服了传统的基于CAD技术的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人工交互式干预的缺点。  相似文献   
165.
基于AutoCAD的矿山生产计划优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矿山企业生产流程进行分析,建立一个通用的煤炭企业生产计划优化目标规划模型,利用ObjectARX与lingo的二次开发技术,在AutoCAD环境下设计与实现矿山生产计划优化系统。集成AutoCAD系统与生产计划优化系统,从而更加方便设计人员在统一的环境下进行业务工作。  相似文献   
166.
自 60年代初数字计算机开始普及以来 ,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相应地 ,系统模拟 (亦称为仿真 )的实现手段亦得以不断地改进 ,因而使得模拟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物料处理、交通运输、军事部署、飞行训练、商业服务、计算机与通讯以及采矿工程等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之中。目前 ,系统模拟不仅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 ,而且已经形成了一个不断扩大的工业领域 ,向社会提供日益完善的仿真软件产品和技术服务。文献〔1〕给出了系统模拟技术的某些新进展及在矿业中应用的实例 ,本文就模拟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在矿业中应用的现状 ,给予进一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7.
采矿项目的价值一般受到许多基础的经济与实际的不确定性、建立在这些不确定性之上的动态项目风险结构以及多重互斥的项目运作方案的影响。虽然折现现金流(DCF)评估法几乎不适合研究上述因素对项目价值的影响,此法在矿业中仍被广泛用于评估项目。现代资产定价(MAP)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评估技术。其结果,MAP比DCF法能够更可靠而前后一致地处理这些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