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4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0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高温鼓泡流化床的压力波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内径82mm,高1500mm的不锈钢流化床中,采用4种不同粒径加压流化床灰为实验物料,通过统计分析,功率谱分析和小波分析研究了流化床操作温度由室温至1000℃变化时压力波动行为。研究显示,灰在不同温度下随着流化数增加压力波动偏差增大。B类颗粒,流化数相同时,床层温度升高,压力波动标准偏差减小不明显。D类灰,当流化数相同时,床层温度升高使得压力波动标准偏差减小。在同样的温度下,随着流化数的增加,主频减小。高温鼓泡流化床压力波动信号包含低频成份和高频分份,高频成份较小。压力信号通过离散小皮变换可分解为5尺度的近似信号和1到5尺度的细节信号,5尺度细节信号图上幅值大于平均幅值的尖峰数代表了气泡生成数。  相似文献   
62.
试验研究了采用硫脲法有效地从废弃印刷线路板中回收金.试验结果表明,硫脲回收金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温度、硫脲质量浓度、Fe3+质量分数、浸出时间、硫酸体积分数;合适的浸出条件是固液比为15,浸出温度为35℃,硫脲质量浓度为10g/l,Fe3+质量分数为0.3%,浸出时间为1h,硫酸体积分数为5%.  相似文献   
63.
金精矿提金三相循环流化床的优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金精矿提金三相循环流化床系统的特性,提出了优化控制算法的结构;根据实验数据,用最小二乘模型辨识得出了三相循环流化床系统的一阶、二阶动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具有能耗最小控制策略的恒压控制器.经Matlab仿真验证,设计的系统取得了很好的跟踪效果,能够较好地实现控制.  相似文献   
64.
煤的电化学脱硫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研究煤的电化学脱硫基础上 ,利用 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了煤中无机硫和煤系黄铁矿硫的电化学脱硫机理。研究表明煤中无机硫和煤系黄铁矿硫的脱硫机理有相似之处。首先在电极表面产生活性氧或高价离子 ,活性氧氧化煤或煤系黄铁矿中无机硫为单质硫或硫酸盐硫。其中煤中硫氧化为硫酸盐硫 ,煤系黄铁矿硫氧化为硫或硫酸盐硫。  相似文献   
65.
三相循环流化床床层压力是影响提金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床层压力大小受进气速度、固含率、金精矿粒径大小、循环流化床自身设计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关系复杂,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针对以上问题,首先通过实验确定了影响床层压力大小的主次因素,为简化问题进行建模做了准备;然后对三相循环流化床提金过程的压力特性进行多工况实验,采用基于LM(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BP神经网络建立了金精矿提金三相循环流化床床层压力的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了校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速度快,所建模型精度高且泛化能力强,该模型为三相循环流化床的监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对弱粘煤和不粘煤的快速加氢热解及在快速热解情况下发生的团聚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高温加压快速加热条件下,氢气气氛中,煤的热失重率比煤的挥发分高,而在氮气气氛中,煤的热失重率低于煤的挥发分。同时,在高温加压快速加热条件下,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失重率远低于氢气气氛中的热失重率。大多数弱粘煤和不粘煤,在高温下快速热解,无论在氢气气氛还是在氮气气氛中都发生团聚现象,即煤热解残炭团聚为圆柱状,且有一定的强度。有些煤(如Strongman煤和兴隆煤)在氢气气氛中残炭强度大于氮气气氛中的残炭强度。  相似文献   
67.
煤中有机硫的电化学脱硫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研究煤中有机硫的电化学脱硫基础上,利用X光电子能谱(XPS)和红外光谱(FT-IP)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了煤中有机硫的电化学脱硫机理。研究表明煤中有机硫在不同介质中脱硫机理不同。酸性条件下的脱硫机理是以锰离子为催化剂,在阳极表面Mn^2 被氧化Mn^3 ,后者氧化煤中有机硫为亚砜,亚砜进一步被氧化为砜,砜在热水中水解为可溶的磺酸根或硫酸根。碱性条件下脱硫机理是在碱性条件下脱硫反应以电解阳极产生的活性氧为氧化剂,将煤中有机硫氧化为亚砜和砜,砜在碱的作用下于热水中水解为能溶于水的磺酸根或硫酸盐。  相似文献   
68.
棉织物的Ag/TiO2复合溶胶抗菌整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利蓉  李登新  陈小立  朱泉 《印染》2006,32(19):4-7
制备了含Ag/TiO2的复合溶胶,并将其用于纺织品的抗菌整理;探讨了表面活性剂浓度、电解质浓度、pH值和温度对溶胶粒径的影响,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胶粒的形态;测定了水洗10次后整理织物上的Ag和TiO2的含量、织物抗菌效率的变化及其它性能,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观察TiO2的晶型及Ag的价态。结果表明,采用含Ag和TiO2的纳米溶胶对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后,抗菌效率可达99.9%,织物的抗紫外性能也有所提高,耐洗性较好,且对白度、断裂强力等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9.
以Fe3O4作为催化剂,耦合微纳米气泡在SO2存在的情况下催化氧化吸收烟气中的NO.研究了各种因素变化对Fe3 O4耦合微纳米气泡催化氧化去除NO的影响.采用XRD、SEM、EDS和XPS表征手段对反应前后的Fe3 O4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Fe3 O4投加量为5 g、pH为3、NO的进气量为50 mL/min时,N...  相似文献   
70.
针对柴油车尾气气量大、除颗粒物外其他污染物浓度不高的特点,利用微纳米气泡技术间接催化氧化吸收柴油车尾气中NO和SO2;耦合尿素、表面活性剂、过渡金属催化剂等,探究重型柴油车尾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pH=5,NaCl浓度为7 mg/L,催化剂Mn2+=1.5 mmol/L,表面活性剂为4 mg/L,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