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47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24篇
能源动力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新型长寿命热煤气脱硫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九五”科技攻关项目“联合循环发电关键技术-高温煤气脱硫研制及脱硫再生工艺研究开发”专题中,关于研制新型长寿命脱硫的最新结果。经大量的配方设计及试验,成功筛选出G-201及G-202两种脱硫剂。其中G-201脱硫剂在工艺放大的试验装置上首次成功地通过1500h真实热煤气脱硫长寿命考核试验。经过检查,考核试验后的脱硫剂无粉化和烧结现象,并保持足够的机械强度、实测硫容仍保持21%,守好如初。  相似文献   
12.
泥炭固定床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吉林省泥炭储量大,由于水分离,挥发分高,发热值低,一直未大规模开发利用,泥炭气化是泥炭开发利用的一种重要途径。介绍了泥炭固定床气化的试验系统及试验结果,探讨了泥炭气化的可行性,为泥炭气化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煤常压固定床空气气化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φ100mm加压固定床气化小型试验装置上,进行了9种煤的常压空气气化试验。研究了各煤种对常压固定床空气气化的适应性,分析了各煤种的常压固定床空气气化的气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煤炭气化气流床气化炉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简要介绍了煤炭气流床气化的原理,总结了到目前为止煤炭气化气流床气化炉数学模拟情况,包括简单平衡模型和动力学模型(一维或多维),给出了这些数学模型模拟的主要内容(对气化过程流化力学、热力学、化学反应和质量、能量及动量平衡考虑情况)和模型的主要结论,以及典型气流床气化炉的模拟煤气组成和煤炭转化率数值与实验值或实际操作值的比较情况,结果显示主要组分模拟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6.
步学朋 《煤炭转化》1994,17(2):61-67
以文献为基础,简要介绍了文献中的流化床气化炉的数学模型,将其分为热力学平衡模型和速率模型;重点分析了速率模型,根据所用流体力学模型不同将其分为全混模型、两相模型、鼓泡床模型和气泡汇集模型。最后针对现状提出了流化床气化炉数学模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华亭粉煤流化床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亭矿粉煤经小型流化床气炉试烧表明,该煤种较为适合于直接粉煤气化,产气可作为化肥厂的原料气。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煤焦与CO2及水蒸气的气化反应特性,综述了国内外对煤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煤焦与CO2及水蒸气气化反应动力学、煤的结构特性在气化过程中的变化及CO2气化与水蒸气气化反应活性对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煤炭加压气化及高温煤气净化和脱硫技术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煤化学研究所“六五”期间研究开发了Х650mm的加压移动床中试气化装置,进行了5个煤 的半工业试验,为煤气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七五”期间建立了Х100mm加压固定床及流化床气化小试装置,对30余种典型气化用煤进行了试验,取得大量煤种加压气化物 数据输入国家煤种资源数据库;“八五”期间进行“联合循环发电关键技术-加压流化床气化技术”研究,开发建设了Х300mm的中试加气  相似文献   
20.
作为资源驱动型产业,现代煤化工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均以煤炭资源为出发点。中国现代煤化工项目分布呈现“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煤炭产区多消费市场少”的空间分布特征,产能远离消费市场,增加的运输成本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煤制油气和煤制化工品的竞争优势。为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需要统筹区域资源供给、环境容量、产业基础等因素,结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大型煤炭基地开发,按照生态优先、有序开发、规范发展、总量控制的原则,科学规划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十四五”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