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9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10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39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21.
热成因煤层气组成与演化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封闭体系条件下对成煤原始物质泥炭的热解实验,获取了甲烷、重烃(C2~C5)和二氧化碳在不同成熟度阶段的产率和固体产物镜质体反射率(Ro)数据,分析了模拟煤层气主要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及在有机质成熟度演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并探讨了模拟煤层气的组成研究的地质意义。结果发现:随着Ro的增大,煤层气甲烷相对含量呈现上升的趋势,CO2则呈现单向降低的趋势,重烃气体呈先增后降趋势。同时建立了煤从一定成熟度,分别达到最高演化阶段情况下的3种煤层气组分构成模式,尝试应用此模式恢复现今阶段煤层气藏的原始煤层气组分构成情况,并且推测CO2是重要的原始煤层气组分,其产量和后期保存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煤层气成熟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22.
利用长7-长10油层组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的分布特征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运移问题,以期为该区进一步的勘探决策提供油气运移方面的依据.结果表明,延长组原油的中性含氮化合物在平面和剖面方向均存在着明显的运移分馏效应.咔唑类化合物总含量等含氮化合物的运移参数值表明,研究区原油在平面上由峰2井和白165井向元城地区运移,盆地中心原油向富县地区和盆地南部的正10井和长20井运移;在垂向上原油由长7向长10油层组运移,长9油层组原油来自长7油层组烃源岩.  相似文献   
23.
柴达木盆地西部尕斯库勒油田油气成藏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藏动力学是石油地质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它以油气成藏的动力学机制和动力学过程为核心,探讨油气聚集和分布规律.尕斯库勒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是柴达木盆地最大的油田.应用成藏动力学原理,研究了该油田油气成藏动力学条件和过程,探讨了成藏动力学机制;在纵向上比较典型地划分出他源常压开放次生成藏动力学系统、他源常压开放原生成藏动力学系统、自源高压封闭原生成藏动力学系统和混源高压封闭原生成藏动力学系统;并且指出混源高压封闭原生成藏动力学系统中的E13层系和他源常压开放原生成藏动力学系统中的N21-N12 层系为今后进一步主要勘探的目标层系.  相似文献   
24.
基于内模控制理论的HVDC IMC-PID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内模控制(IMC)理论的优越性,推导了HVDC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在IMC理论基础上设计了直流控制系统IMC-PID控制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采用平方积分误差值(ISE)衡量,鲁棒稳定性指标采用M值进行评定,在综合考虑两者的基础上进行IMC-PID控制器参数的整定。在MATLAB中搭建标准模型进行数字仿真,结果显示在系统参数发生一定变化时系统仍能够保持稳定,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由此证明了所提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
纳米压印技术由于具有操作简单、高分辨率、成本低、重复性高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主流的几种纳米压印技术,并简要概述了纳米压印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
由于微地震监测及分析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传统的可视化手段已无法满足其海量的数据信息输出。利用OpenGL技术对微地震监测中获取的事件数据和煤层的掘进情况进行了三维可视化,同时结合VisualC++中的面向对象技术对其可视化界面进行开发,并实现了三维模型的交互操作功能。在应用实例中运用该方法对煤层的顶板冒落和冲击地压等地层情况进行了有效观测,井下作业的安全程度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7.
通过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区13个油气田的34个天然气样品组分和碳同位素值分析,运用天然气的甲烷、乙烷和丙烷碳同位素组成判识,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区天然气可划分为腐泥型原油伴生气,混合型原油伴生气,煤型气和混合成因气等4种类型混源气。西部坳陷区的大多数天然气属同源同阶的腐泥型原油伴生气、混合型原油伴生气或煤型气,由生物气或未熟混合型原油伴生气和低熟混合型原油伴生气复合而成的混合成因气仅分布于尕斯断陷亚区尕斯库勒油田浅层(上第三系),跃进二号西交点,以及油砂山油田和昆北断阶带乌南油田。  相似文献   
28.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烃源岩热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塔里木盆地群4井巴楚组(C1b)的泥岩和灰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可分为两大类(1)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类;(2)三环和五环萜类。不同的模拟温度点具有不同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与以往的其他模拟实验结果类似。生物标志化合物的不同组合除源于生油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不同外,还取决于无机元素的催化作用。不同的生油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先质存在差异,并且在不同的热演化阶段,释放出不同强度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因此,可以根据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组成特征进行油源对比。塔里木盆地石炭系生油岩生成的原油,其三环萜烷C  相似文献   
29.
基于分支定界法的相控阵雷达事件调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段毅  谭贤四  曲智国  王红 《电子学报》2019,47(6):1309-1315
为解决相控阵雷达事件调度问题中调度成功率、时间偏移率与算法时效性三者之间的矛盾,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分支定界法的调度算法;该算法首先在现有调度结果上调取所有可执行事件,即获得若干"节点",多步递推后由多"层"节点形成若干条备选"分支",扩大解空间范围,提高算法性能;然后通过"删减"操作删减掉收益较低分支,将解空间控制在一适当范围内,减小搜索盲目性,降低算法计算量.仿真实验表明,与基于综合优先级算法的调度结果相比,利用本文算法调度时调度成功率提升了52%;与基于时间指针算法的调度结果相比,本身算法时间偏移率降低了61%;与基于遗传算法的调度结果相比,本文算法调度耗时仅为前者1~2%.  相似文献   
30.
从核污染出发,对深浅不同地质层的核迁移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考虑了浓度和周围环境两个方面的影响,总结了可适用于不同地质层的天然迁移模型以及相对应的迁移机制,最后分析了各个模型存在的问题,并对模型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