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气化炉水冷壁振打除灰装置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ANSYS分析了气化炉水冷壁的声固耦合模态,按照使结构振动和内部声压获得最大的原则,分析了振打除灰装置的最佳安装部位,所得结论与现行"壳牌"煤气化技术振打除灰装置的布局非常接近。该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振打除灰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罗道成  汪威 《材料保护》2013,46(1):50-52,9,10
为了开发新型高效廉价的废水Cr(Ⅵ)吸附材料,以褐煤为原料制备褐煤活性焦,加入金属氧化物MnO2对褐煤活性焦进行改性,在25℃,静态条件下,探讨了改性褐煤活性焦对含Cr(Ⅵ)废水的处理效果,确定最佳吸附条件,并研究了25℃下的吸附平衡。结果表明:在25℃,废水pH值为2.0,Cr(Ⅵ)的起始浓度为50mg/L,吸附时间为2.0 h,Cr(Ⅵ)与改性褐煤活性焦的质量比为1∶36时,改性褐煤活性焦对废水中Cr(Ⅵ)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改性褐煤活性焦处理含Cr(Ⅵ)废水的效果显著,饱和吸附量为57.14 mg/g;该改性褐煤活性焦可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33.
介绍了国内外飞机涂料近十年的发展应用情况,国内向着高固体分、水性化、功能化的方向发展,国外在施工涂装方面发展了航空电泳漆和UV固化飞机涂料,并且展望了飞机涂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4.
以盐酸活化的赤泥为载体,氧化镧为活性组分,制备了赤泥负载镧的新型吸附剂.探讨了新型吸附剂制备最佳的条件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酸浓度为6 mol/L,赤泥负载镧的反应时间为20 h,镧离子浓度为0.25 g/L,焙烧温度为500℃的条件下制备的吸附剂对氟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当吸附时间为60 min,pH值为6.0,氟的初始浓度为40 mg/L,氟与吸附剂的质量比为l:100时,氟去除率可达98%以上.在25℃下,吸附除氟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线性方程为:c_e/q_e=0.015 9c_e+0.049 5,线性相关系数为:R~2=0.992 5,其饱和吸附量为62.89 mg/g.单分子层吸附氟是吸附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35.
铜离子交换的13X分子筛脱除硫醇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一系列铜离子改性的13X分子筛吸附剂,在一定温度下焙烧后,在静态反应装置和动态工业模拟装置上考察吸附剂对硫醇的吸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Cu抖浓度为0.2mol/L,焙烧温度为500℃,吸附温度20℃的条件下,改性的13X分子筛的硫容达到16.18%。吸附剂的最佳再生温度为300℃,硫容能恢复到原来的78.2%。采用红外光谱法(IR)和比表面积测定法(BET)对吸附剂的脱硫机理进行了研究。红外分析表明,Cu2+和丙硫醇分子以π键形式结合;BET研究表明,通过Cu2+离子交换后吸附剂的孔径和孔容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6.
37.
数学分析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内容丰富、应用性广的特点,是高校数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对此在分析数学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基础上,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8.
本文讨论了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对电力电子电容器的要求,利用热稳定性试验、耐久性试验、冲击放电试验、寄生电感试验等手段检测电容器的主要性能,评估电容器是否符合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需求。通过工程应用比较,国产电容器表面温度低于进口电容器。另外,文章还讨论了柔性直流输电用电容器的保护及其高可靠性和长寿命发展方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39.
针对非常规油气田开采中产能持续降低导致分离失效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多管旋流装置,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单管和多管旋流装置分离性能。研究表明:多管旋流装置压降率较单管旋流器无明显变化,能耗基本相同;入口流量降低时,多管旋流装置能显著提高中大砂粒分级效率,粒径≥10 μm分级效率可提高35%;入口流量由5 m3/h降为1 m3/h时,多管旋流装置分离效率降幅仅为9.2%。在非常规油气田开采中,多管旋流装置能有效避免产能降低所带来的分离失效。  相似文献   
40.
直线参数化方式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条设计直线参数化方式的新标准--递归性标准,它和作者在"Three conditions of a good line parameterization"文中提出的唯一性、有界性、均匀性三条标准一起构成了评价 直线参数化方式优劣的新框架.根据上述四条标准,证明了不存在同时满足这四条标准的直线参 数化方式t和直线参数化方式c= ax+ (ao-lal)y, a∈[-a0 ,a0)不但满足唯一性、有界性和递归性 标准,而且可以获得均匀性标准的最优近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