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112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承压水上厚煤层底板变形破坏特征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场底板稳定性影响因素很多,其中高承压水作用是底板隔水层裂隙发生、发育、扩展及造成底板变形失稳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华北型矿区均受石炭二叠纪煤系底部的太灰、奥灰含水层影响,为此,分析承压水作用下采场底板矿压显现规律意义重大。通过相似材料模拟,分析承压水作用下底板岩层变形及裂隙发育规律。结果表明:沿工作面推进方向,按煤层底板变形特征可划分为5个区,依次为稳定区、压缩区、压缩-膨胀过渡区、离层膨胀区及压实稳定区;按底板破坏特征,自上而下依次为竖向张裂隙带、斜向穿层裂隙带、顺层裂隙带。研究结果可为承压水上开采底板失稳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为了研究极近距离厚煤层交错采场覆岩破坏的规律,采用压力拱理论对采场开采过程中的覆岩破坏结构的演化进行了分析,通过FLAC3D建立开采模型,得出下部工作面距上部采空区较远时,其覆岩破坏结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当推进一定距离时,应力集中系数1.8左右,垮度和拱高趋于稳定;当下部工作面接近上部采空区时,上下距离在40 m左右范围内,集中系数为3.3左右,随距离减小,集中系数继续加大,易导致两结构拱贯通;当下部工作面位于上部采空区下时,处于卸压状态,应力集中系数较小,即将穿过采空区时,应力集中系数为2.3,主要是因为两采场开采空间的叠合。  相似文献   
23.
叉流板式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制实验台,在前期实验工作的基础上,对叉流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换热器两侧空气的流量比、流量大小对换热器的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影响趋势在干工况与湿工况下又有所不同,这是因为换热器中两流体的热容量之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干工况下,换热器的摩擦阻力系数大于按层流理论公式计算所得的值,层流向湍流过渡的雷诺数为1200左右;喷水情况下二次空气侧的阻力系数远大于干工况下的阻力系数,约为干工况下的2.5到3倍之间.分析结果可以对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4.
尹嘉帝  张华磊  涂敏 《煤炭工程》2009,52(6):116-120
鉴于采动影响下采场覆岩裂隙空间分布特征对矿井突水灾害防控和瓦斯抽采具有重要意义,以潘二矿18111工作面为具体工程背景,采用相似物理模拟、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对综采工作面覆岩裂隙的分布演化规律以及导水裂隙发育高度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随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工作面两端存在裂隙聚集带,裂隙发育高度高且多以大角度为主|通过数值模拟对裂隙发育角度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相似模拟试验结果,得出覆岩裂隙发育角度呈现区域性分布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来研究裂隙发育高度,通过对所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导水裂隙的发育高度为54~60.8m。研究结果对类似工程条件下裂隙演化特征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5.
上覆煤层开采后,在煤层底板形成原岩应力区、弹性应力增高区、塑性区、卸压区、应力恢复区和压实区等6个区域,上覆煤层遗留边界煤柱附近围岩内形成"椭圆应力拱"结构,前拱脚位于应力恢复区,后拱脚位于弹性应力增高区,上覆岩层载荷通过前、后拱脚传入底板,并对下伏煤层巷道产生附加应力,明显影响到下伏煤层巷道稳定性.基于此,构建上覆煤...  相似文献   
26.
厚煤层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张集煤矿1213(3)工作面轨道巷原支护方案的不足,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设计了加固方案,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其结果证明全断面加固技术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量。  相似文献   
27.
BIM正向设计作为“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中数字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建筑设计领域的绝对热点,并对产业链结构带来深远影响。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为例,简要介绍了建筑给排水BIM正向设计过程,并阐述了BIM技术在航站楼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及对策。结合BIM正向设计具体实践问题和行业前沿热点,对建筑设计行业BIM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28.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生产中将面对应力水平高和应力集中程度高的问题。根据大采高面的力学环境建立了窄煤柱的弹塑性力学模型,运用求解非线性大变形问题有限差分法(FLAC2D4.0)程序,初步得到了煤柱内的塑性场、位移场和应力场分布规律。大采高窄煤柱内塑性区呈上大下小状,范围达4~6m。  相似文献   
29.
依据淮南矿区某矿的地质采矿条件制作模型,进行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下保护层煤层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采动覆岩结构运动规律、采动裂隙动态演化与分布特征及被保护层煤层的应力变化和膨胀变形等规律.研究表明,在下保护层开采过程中,开采离层裂隙可发育到约100m高,采裂高厚比达44;被保护煤层沿走向卸压保护范围达到30m以上、卸压保护角为54°;在采空区四周形成一个离层裂隙发育的“O”形圈,其周边宽度约34m;被保护煤层的卸压瓦斯可通过它被抽采出来.  相似文献   
3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局部无序开发及其他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满足河湖生态流量,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在流域综合规划、河流水量分配、生态流量调查、取水许可管理等项工作中确定生态流量指标,落实生态流量泄放措施,并开展了生态调度试验,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针对目前生态流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关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