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9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1.
针对湿润法炼锌工厂逆递净化工序产生钴渣的特性,研究了在常温条件下,用稀硫酸选择性地浸出锌,而将钴抑制在滤渣中,从而实现锌,钴分离的净化渣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2.
采用化学镀法以预制的Cu粉为基体,制备出了超细Ni包覆Cu复合粉体.研究了超声波对Ni包覆Cu复合粉体的转化率、包覆效果及分散性的影响.用SEM、EDS及XRD分析样品的微观形貌、成分及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超声条件下,获得了分散性较好的Ni包覆Cu复合粉体;不同超声条件下制备的Ni包覆Cu复合粉体中Cu、Ni含量无明...  相似文献   
13.
以铜冶炼黑铜泥为原料,研究氧化酸浸和氧化碱浸过程的酸/碱过量系数、反应温度、液固比、通氧气量、搅拌速度等因素对Cu、As浸出率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黑铜泥氧化酸浸Cu、As浸出率分别为93.15%,94.74%;氧化碱浸As浸出率为90.27%。黑铜泥氧化浸出工艺实现了Cu、As与其他有价金属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4.
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存在问题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细铜粉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方面的性质已经广泛应用于导电材料、催化、润滑油添加剂、纳米晶铜、医药等多个领域中.介绍了目前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及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并概述了存在的问题及目前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在应用并流沉淀法成功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基础上,利用超声波和微波技术研究纳米氧化锌的表面改性。通过表面改性剂种类的选择及分散介质、改性时间和温度、超声时间和功率等的试验研究,确定了表面改性纳米氧化锌制备的工艺条件。用XRD、SEM和IR对产品纳米氧化锌的形貌、粒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取的纳米氧化锌呈类球形,其表面成功包覆了有机物。  相似文献   
16.
湿法炼锌净化工艺的技术改造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一小型湿法炼锌厂净化工艺的技术改造实践 ,研究了锑盐净化的影响因素和净化效果 ,指出正向锑盐净化工艺效果优、生产投入少、操作简便、劳动条件好 ,是特别适宜中小型炼锌厂采用的净化工艺  相似文献   
17.
类石墨炼钢增碳剂的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炼钢对增碳剂的要求,将煤加工企业副产的煅煤末加工成炼钢增碳剂,并对成型工艺参数的确立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预先制备出不同粒度的Cu粉上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超细镍包覆铜复合粉体,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研究镍包覆铜粉末的微观形貌及成分,考察基体Cu粉的粒度对镍包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Cu粉的粒度越细镍包覆效果越好,但同时会降低粉体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9.
并流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着重阐述了并流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的优点及方法,结合实验结果讨论了料液浓度、并流速度、底液组成、分散剂种类、加入量及加入方式、前驱体干燥条件、前驱体煅烧条件等对纳米氧化锌制备的影响。用XRD、TG和TEM对产品纳米氧化锌的形貌和粒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实验制得纳米氧化锌呈球形、粒度分布均匀且范围窄,平均粒径为40nm。  相似文献   
20.
综合利用锌浮渣制备纳米ZnO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棉  王胜 《有色金属》2005,57(2):81-83,92
研究采用并流沉淀法由锌浮渣制备纳米ZnO的新工艺,讨论表面包覆技术及超声波辐射对前驱体晶粒的细化作用及微波辐射加热煅烧对纳米ZnO的影响,用XRD、TG、IR和TEM对纳米ZnO的形貌和粒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利用锌浮渣采用并流沉淀法制备纳米ZnO,产品杂质含量低,平均粒径30~40nm,粒度分布集中,颗粒均匀一致,形貌呈类球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