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12篇
轻工业   14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针对结合弹支-刚性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点,利用Lagrange能量法建立了考虑变速特性的转子系统瞬态响应动力学方程,模型中区别考虑了非旋转阻尼和旋转阻尼的影响.采用精细积分算法计算获得过临界区的转子瞬态响应特性,进一步对比分析了角加速度和阻尼特性对转子系统瞬态振动响应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变转速引起系统的刚度矩阵变化并产生附件的激励力;瞬态过共振响应幅值明显小于稳态响应幅值,且过共振越快速、阻尼越大时系统瞬态振动响应幅值越小.针对过瞬态相频特性,在临界转速附近出现一个新的相位角(加速过共振小于90°),此相位不受角加速度值和旋转阻尼比的影响,但随着非旋转阻尼比的增大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02.
集成毛细管电泳芯片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ANSYS软件对集成毛细管电泳芯片微沟道内样品流动情况进行模拟,获得了不同进样模式下微沟道的结构与流体流速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对芯片整体结构参数进行设计:毛细管沟道最终尺寸为宽度16μm,深度10μm,有效分离长度为3.5cm的圆角转弯形沟道,从而确定整个芯片设计。  相似文献   
103.
金属矿采矿-充填-建库协同系统及充填储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华富  刘浪  王美  孙伟博 《石油学报》2018,39(11):1308-1316
针对金属矿采空区难治理问题,以地下空间利用为出发点,结合国家能源战略储备需求,提出以充填采矿为手段,在金属矿大型采空区构建充填储库,用于储备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结合金属矿充填采矿法的特征,提出采矿-充填-建库(MBS)协同系统理念。依据采矿、充填、建库的工艺特点,构建了采矿-充填-建库协同系统结构体系,研究了该系统的协同特征,主要包括时间协同性、空间协同性、工艺协同性、环境协同性。明确了充填储库这一新型储库形式,按功能特征将充填储库分为充填储物库、充填储气库、充填石油储库3类;对充填储库尺寸和形状特征进行分析,将充填储库按形状分为方形、圆柱形、椭球形3类,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以充填石油储库为例,研究了充填储库结构及高强-低渗功能充填材料特征,描述了充填储库群串并联结构特征,确定了充填石油储库工作原理;对充填储库稳定性进行分析,建立了充填矿柱安全距离判据,推导了充填储库顶板受力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04.
3D密码的Square攻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3D密码是CANS 2008提出的新的分组密码算法,与以往的分组密码算法不同,该密码采用3维结构。该文根据3D密码的结构特性,得到了3D密码的5.25轮和6.25轮新的Square区分器,重新评估了其抗Square攻击的强度。攻击结果表明:新区分器对6轮3D密码攻击的数据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比已有的结果好,并且还可应用到7轮,8轮和9轮的3D密码攻击中。  相似文献   
105.
基于蓄热充填体深井吸附降温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柳  刘浪  张波  张小艳  王美 《煤炭学报》2018,43(2):483-489
现有深井降温系统主要存在能耗大和工作面湿度高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提出了基于蓄热充填体深井吸附降温系统。系统由空气处理系统、充填采热系统及矿井水系统3个子系统组成。充填采热系统为空气处理系统中的转轮除湿机提供再生热源。矿井水系统用于给空气处理系统的表面式冷却器提供冷源。研究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热力学过程、热力计算和热性能分析。对某矿井工作面设计了基于蓄热充填体深井吸附降温系统,热力计算结果表明:系统降温前后的空气温度降低了8.9 ℃,相对湿度降低了52.9%。这种降温系统改善了井下工作面环境,并具有能耗低的优点,可应用于采用充填法控制地压的高温矿井。  相似文献   
106.
为更有效对非线性信号进行识别,提出一种经验模态分解神经网络模型,实现经验模态分解算法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紧耦合.在EMD层利用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完成信号的自适应分解;引入权重参数,将分解得到的本征模函数依据其对识别的重要性进行自适应加权重构提取特征,增强时域特征提取能力;将提取的特征通过Softmax层完成信号的识别.将该网络模型应用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供的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对心律失常信号的识别准确率为99.38%,高于其它算法的识别准确率,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7.
油田环保安全标准内容智能推荐系统对于提升油田行业标准工作和应用效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聚焦于油田环保安全标准内容智能推荐系统的发展方向与建议研究,厘清了油田环保安全标准体系的构成,明确了油田环保安全标准内容智能推荐的概念内涵和主要内容,研判了油田环保安全标准内容智能推荐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油田环保安全标准内容智能推荐技术和系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8.
小目标与海空背景合成红外图像统计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海空复杂背景下红外小目标识别的需要,对海空背景及其小目标的红外图像特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具体分析了在有目标和无目标两种情况下3~5 μm和8~12 μm两个波段图像的均值、方差和协方差等统计特性以及图像的局部对比度、信杂比和阈值随探测距离变化的规律;同时对生成的红外热像进行了直方图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探测距离的减小,导弹的辐射逐渐增大,到达一定探测距离时(大约8 200 m)可以从热像图中区分导弹的蒙皮辐射和羽流辐射。根据有目标和无目标两种情况下图像特性的差异,可以判断图像中是否存在目标,从而为目标识别提供了关于目标和背景的先验知识,研究结果可用于海空背景下红外小目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9.
魔芋葡甘聚糖与黄原胶复配凝胶的协同作用及其流变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魔芋葡甘聚糖与黄原胶复配凝胶的协同作用及其流变特性。研究表明,魔芋葡甘聚糖与黄原胶复配比低于3∶7时,随魔芋葡甘聚糖含量的增加,复配凝胶的储能模量G′和凝胶强度逐渐增大;当魔芋葡甘聚糖与黄原胶复配比高于3∶7时,随魔芋葡甘聚糖含量的增加复配凝胶的储能模量G′逐渐减小,凝胶强度逐渐减弱,且不同复配比的复配凝胶的变化趋势不随总质量分数而变化;当魔芋葡甘聚糖与黄原胶复配比在3∶7时的协同作用最大,凝胶强度最强。通过对不同复配比的复配凝胶在线性黏弹区内的稳态储能模量Gc′与临界应变值随总质量分数变化的曲线进行拟合,发现两者随总质量分数的变化符合power-law模型Gc′∝Cn,γc∝Cn′,魔芋葡甘聚糖与黄原胶复配比在1∶9~4∶6之间,幂律系数n随魔芋葡甘聚糖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说明在此复配比范围黄原胶对复配凝胶起主导作用;当两者复配比高于4∶6时n值随魔芋葡甘聚糖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魔芋葡甘聚糖对复配凝胶起主导作用;n’值均为负值且始终随魔芋葡甘聚糖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说明总质量分数越高复配凝胶的临界应变值越小,凝胶的韧性越弱;魔芋葡甘聚糖含量越高复配凝胶的临界应变值受总质量分数的影响越小。温度扫描试验表明,不同复配比的复配凝胶在加热过程中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随着温度的升高G′逐渐降低,在60℃左右达到平衡;冷却过程中复配凝胶的凝胶化开始,温度随黄原胶含量的增加而升高。蠕变试验表明,复配凝胶的瞬时弹性系数E1在两者复配比为5∶5时达到最大值,其它复配比条件下随魔芋葡甘聚糖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延迟弹性系数E2和黏性系数η1均在魔芋葡甘聚糖与黄原胶复配比等于3∶7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10.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为分体式结构,其设计加工过程中,两内圈尺寸必然存在偏差,其端面间隙偏差大小将直接影响轴承内部接触的力学性能和刚度特性,但影响规律尚不明确。本文建立考虑内圈端面间隙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有限元模型,开展不同载荷工况下内圈端面间隙对轴承内部接触与刚度特性影响研究,获得内圈端面间隙偏差对轴承接触应力和刚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内圈端面间隙变化会引起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力学特性的改变,需要对间隙偏差进行控制;随着内圈间隙增加,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滚子与滚道间接触应力增大,两内圈端面之间的应力减小,轴承刚度增加;当间隙增加到一定值后,轴承内部接触力学特性以及轴承刚度变化将不明显,以此作为间隙偏差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