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16篇 |
免费 | 300篇 |
国内免费 | 20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64篇 |
综合类 | 349篇 |
化学工业 | 514篇 |
金属工艺 | 398篇 |
机械仪表 | 596篇 |
建筑科学 | 443篇 |
矿业工程 | 274篇 |
能源动力 | 173篇 |
轻工业 | 635篇 |
水利工程 | 242篇 |
石油天然气 | 256篇 |
武器工业 | 61篇 |
无线电 | 38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47篇 |
冶金工业 | 237篇 |
原子能技术 | 59篇 |
自动化技术 | 2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6篇 |
2023年 | 91篇 |
2022年 | 97篇 |
2021年 | 118篇 |
2020年 | 115篇 |
2019年 | 122篇 |
2018年 | 131篇 |
2017年 | 63篇 |
2016年 | 68篇 |
2015年 | 98篇 |
2014年 | 206篇 |
2013年 | 188篇 |
2012年 | 231篇 |
2011年 | 263篇 |
2010年 | 235篇 |
2009年 | 226篇 |
2008年 | 220篇 |
2007年 | 240篇 |
2006年 | 264篇 |
2005年 | 252篇 |
2004年 | 208篇 |
2003年 | 214篇 |
2002年 | 160篇 |
2001年 | 204篇 |
2000年 | 178篇 |
1999年 | 152篇 |
1998年 | 101篇 |
1997年 | 117篇 |
1996年 | 120篇 |
1995年 | 113篇 |
1994年 | 109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67篇 |
1991年 | 78篇 |
1990年 | 77篇 |
1989年 | 59篇 |
1988年 | 39篇 |
1987年 | 39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30篇 |
1984年 | 41篇 |
1983年 | 33篇 |
1982年 | 35篇 |
1981年 | 28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9篇 |
1974年 | 3篇 |
1965年 | 2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超高压杀菌技术对牛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研究了超高压(UHP)冷杀菌技术对牛乳品质的影响。在350~600MPa 的超高压下对牛乳采用连续加压、交变加压方式及栅栏技术处理一定时间后,测定其微生物指标和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并与巴氏杀菌技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压力越高,保压时间越长,交变次数越多,杀菌效果越好;采用栅栏技术对牛乳中的微生物具有更有效的杀菌作用,其中相同浓度的(终浓度100mg/L)ε-聚赖氨酸较Nisin具有更强的杀菌效果;利用SDSPAGE电泳研究了不同杀菌方式对牛乳总蛋白的影响,发现经UHT、巴氏和500MPa 交变处理的牛乳与鲜牛乳相比其总蛋白电泳图谱靠近负极方向第一条谱带消失,第二条谱带颜色变浅,由此推测经上述处理后牛乳中有一些蛋白质的亚基发生了解离,而经400MPa 交变处理的牛乳与生鲜牛乳的总蛋白电泳图谱相似;超高压处理过的牛乳营养成分与鲜牛乳相比,苏氨酸、VA、VC 在超高压处理中受到的破坏明显比巴氏杀菌小得多,特别是苏氨酸和VA几乎完全被保留下来,而VC 含量也要比巴氏奶高出25% 以上,对于VB1、VB2,检测数据也表明,超高压灭菌对其破坏要比巴氏灭菌小,其含量分别比巴氏杀菌牛乳高出9.5% 和2.6%;与巴氏杀菌乳相比,超高压杀菌有助于延长牛乳的保质期,扩大牛乳的销售半径。 相似文献
83.
84.
85.
86.
选择猪肉为原料,以蒸煮得率、保水性、保油率、质构(弹性、硬度、黏度、内聚性、咀嚼性)、真空贮藏损失和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为指标,研究不同添加量的芋头与卡拉胶对猪肉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添加5%、10%、15%芋头或0.5%、0.6%、0.7%卡拉胶的猪肉饼,蒸煮得率、保水保油性、弹性和内聚性都得到改善,真空贮藏损失和TBARS值也降低。将10%芋头与0.6%卡拉胶进行复合使用,能够发挥两者间的协同互补作用,猪肉饼的品质改善效果优于单独添加生芋头或卡拉胶。且猪肉饼的蒸煮得率与保水率、保油率都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与真空贮藏损失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87.
牛至油、香芹酚、柠檬醛和肉桂醛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BCB(β-胡萝卜素漂白)法和TBARS(硫代巴比妥酸)法对牛至油、香芹酚、柠檬醛和肉桂醛的抗氧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HT、牛至油、香芹酚、柠檬醛和肉桂醛的DPPH自由基清除反应速度很快,清除能力随其浓度升高而显著增强,并逐渐趋于稳定,其IC50分别为1.2、4.3、3.7、7.2、3.1g/L;采用BCB法测定抗氧化性能时,BHT、牛至油、香芹酚和肉桂醛均表现出优良的抗氧化性能,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大,抗氧化性能增强,其IC50分别为0.1、2.2、3.4、1.9g/L;采用TBARS法测定抗氧化性能时,BHT、牛至油、香芹酚、柠檬醛和肉桂醛也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并且其抗氧化指数随其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由此可知,牛至油、香芹酚和肉桂醛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加工中。 相似文献
88.
从陈化烟叶中分离到具有降解纤维素活性的菌群,分析了温度、pH和纤维素材料对菌群酶活性的影响,采用16SrDNA片段的PCR-DGGE(变形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菌群组成。结果显示,菌群主要由5种细菌组成。20℃时菌群纤维素酶活性很低,随着温度升高酶活性升高,在60℃时纤维素酶活性达到最高值,继续升温则酶活性下降。pH从3升高到8时,菌群纤维素酶活性不断增大,pH为8时酶活性达到最大,pH继续升高到9时则酶活性下降。菌群对烟叶、滤纸和烟梗中的纤维素都有降解作用,在以烟叶作为纤维素材料培养菌群时,纤维素酶活性明显高于滤纸和烟梗。陈化过程中微生物可能对烟叶纤维素有降解作用,从而影响烟叶的陈化效果;可以利用分离到的菌群在烟叶或烟梗发酵中降解纤维素,改善烟叶或烟梗的品质。 相似文献
89.
为探索利用植物多样性的烟蚜绿色防控技术,在人工实验室和安徽宣城烟草示范园比较了烟蚜对韭菜(Allium tuberosum)、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万寿菊(Tagetes erecta)、绿豆(Vigna radiata)、香菜(Coriandrum sativum)、薄荷(Mentha haplocalyx)、大蒜(Allium sativum)、辣椒(Capsicum annuum)、黄瓜(Cucumis sativus)、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油菜(Brassica napus)、芹菜(Apium graveolens)、芝麻(Sesamum indicum)、玉米(Zea mays)和艾草(Leonurus artemisia)等16种植物和烟草(Nicotiana tabacum)叶片间的选择反应,并分析了烟田间作玉米、辣椒、番茄、绿豆、芝麻、艾草和万寿菊等对烟蚜种群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取食烟草叶片的烟蚜数量显著高于番茄、辣椒、黄瓜、茼蒿、油菜、大蒜、韭菜、绿豆、玉米、薄荷以及万寿菊叶片的烟蚜数量。与烟草叶片相比,烟蚜更偏向取食白菜叶片。芝麻间作处理小区烟株上的烟蚜数量显著高于对照,而间作玉米可显著降低烟株上的烟蚜数量。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