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9篇
电工技术   27篇
综合类   34篇
化学工业   39篇
金属工艺   33篇
机械仪表   24篇
建筑科学   41篇
矿业工程   30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95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6篇
冶金工业   26篇
原子能技术   28篇
自动化技术   5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511.
肖红  王璞  郑晴  刘顺  陈希青  张家泉 《钢铁》2023,(3):79-88
铸流辊式电磁搅拌是当前调控板坯凝固组织与抑制中间裂纹的有效技术。为了揭示其作用机理以及使用过程伴生的铸态组织不对称与白亮带现象,通过建立连铸过程电磁-流动-传热-凝固耦合模型,并采用分段模拟法,研究了辊式电磁搅拌及其线圈不同偏置位置对1 600 mm×230 mm断面低合金高强钢板坯连铸凝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辊在坯壳凝固前沿所产生的行波磁场的切向力效应及其对浓化钢水流动与温度场的影响促使了柱状晶向等轴晶生长的转变,从而在铸态组织上消除了常见中间裂纹缺陷的发生条件。同时发现,在电磁辊线圈与板坯断面对中安装工况下,其行波磁场存在突出的端部效应,即起始侧的磁感应强度与电磁力明显小于推向侧,这是导致板坯断面两端铸态组织不对称的主要原因。通过将线圈向搅拌辊行波磁场起始侧偏置安装可以有效减轻这种不对称的作用行为。当前板坯断面条件下,偏置量为150 mm时,板坯两端的磁感应强度可接近一致,铸态组织实现基本对称。结合生产试验指出,搅拌辊在坯壳凝固前沿产生横向电磁推力的冲刷作用是造成其在铸态组织中发生负偏析白亮带的诱因,这种白亮带不影响当前产品的成材率,但在后续板带产品中的演变与危害性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512.
为了探索含金属纤维纱线在柔性智能纺织品、电子纺织材料上的应用,研究不锈钢纤维含量、纤维直径、纤维长度、不同取向对其纱线介电性能的影响,制备分散在环氧树脂中的不锈钢混纺纱线复合块体,测试和计算10~106 Hz频率范围内不锈钢纱线的等效介电常数。研究结果表明:当纱线条件一定时,平行于电场排列的不锈钢纱线等效介电常数远高于垂直于电场排列的不锈钢纱线等效介电常数,表明了纱线的各向异性;当不锈钢纱线含量从1%增加到21%时,纱线等效介电常数随不锈钢纱线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大,纤维直径与纤维长度的增加也与纱线等效介电常数呈正相关;电场频率在1 kHz时,当不锈钢纤维含量分别为1%、9%、13%、21%时,平行于电场时纱线等效介电常数的增幅比垂直时的分别高49.61、36.22、59.28,平行于电场时的纱线等效介电常数增加幅度均大于垂直于电场时的纱线等效介电常数增加幅度;不同纤维直径与纤维长度时,纱线等效介电常数变化幅度特征同样是平行于电场时的纱线等效介电常数增加幅度均大于垂直于电场时的纱线等效介电常数增加幅度,表明电子极化依旧对不锈钢混纺纱线的介电性能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13.
陈檬迪  王妮  肖红 《材料导报》2023,(24):28-34
压电材料受到外界声压强作用时,可将声能转化为电能,并进一步转化为热能进行消耗,这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吸声机制。当把压电材料应用到传统吸声结构中时,压电材料特有的吸声机制有利于提高结构的吸声降噪性能。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压电材料在传统吸声结构中的应用进展。首先,介绍了常用的压电材料和其吸声机制。此外,根据传统多孔吸声结构和共振吸声结构的分类,系统综述了压电-多孔吸声结构(无机压电填料泡沫、有机压电泡沫、有机压电气凝胶等)以及压电-共振吸声结构(压电薄片、压电微穿孔板、压电静电纺薄膜等)的研究进展,并提炼出两种结构的基本设计原则、结构和性能。最后提出了压电复合吸声结构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以促进压电材料在传统吸声结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14.
515.
为解决Grover算法的普适性不够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灵活的量子搜索算法.首先,通过设计包含任意数目基态的量子均衡叠加态,实现任意大小无序数据库的构建;其次,通过求解算法的迭代方程,导出旋转相位与成功概率及搜索步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其中旋转相位可取(0,π]内的任意值;再次,通过迭代步数与成功概率的统计分析,确定当标记态数未知时旋转相位的最佳取值,并设计搜索方案;最后,考察不同旋转相位及不同标记态数下,成功概率及迭代步数的数值结果.理论分析表明该算法可以实现经典算法的二次加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