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6篇
矿业工程   6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1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松辽盆地“T2”断层系及青山口早期伸展裂陷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T2”地震反射层面是泉头组顶面或青山口组底面,“T2”反射结构是指其同相轴不连续且错迭的现象。这种反射结构不是前积成因,而是“T2”断层系的反映。“T2”断层为的形成是青山口期NEE-SWW向伸展裂陷过程中,先存NNE向断裂产生扭张运动,导致上覆层变形有的结果。  相似文献   
62.
介绍了一种由文本文件到Excel表格文件的大批量自动转换算法.  相似文献   
63.
红岗北扶余油藏是一个岩性油藏,地质特征复杂,岩性变化大、储层物性很差,是典型的特低孔低渗油气藏,剩余未动用储量难以进一步落实动用。岩石物理相能较好地反映储集层储集性能的成因特征,指导储集层的评价,为油田开发措施和油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序贯指示方法对岩石物理相控建立油藏模型。利用Petrel软件体积计算模式,可得到整个油藏的储量。由于充分考虑到了储层的非均质性,因此大大提高了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64.
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相控随机水淹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和精细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运用Petrel建模软件,建立确定性沉积微相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相控随机建模技术,采用序贯高斯模拟进行储层水淹参数模拟,建立了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水淹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的沉积相区其油层的水淹程度和特征明显有差别。与非相控随机建模方法预测的模型对比分析表明,相控下的随机水淹模型比较符合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水淹状况及规律,符合储层发育及其非均质性分布规律,可信度高,为该区调整挖潜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通过研究发现,相控水淹为油藏水淹规律及特征的预测判断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5.
综合应用地震剖面解释结果和构造编图成果,对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斜坡带区域构造变换带特征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区经历了3次裂陷,每个裂陷旋回期的变换构造带根据其对区域构造分段作用的规模可以分为3个级别,分别控制了相邻构造带间和构造带内的构造演化和构造线展布、构造样式与变形程度的差异。变换带的发育演化是动态的过程,与各裂陷时期构造活动的强弱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第一裂陷旋回时期,以主干断裂为主,发育规模较大,一级变换带具有明显的地势转换特征,以带间变换为主;第二裂陷旋回时期,受强烈拉张作用,三级变换带的数量和类型增多,各个构造单元内的构造组合型式更加复杂,部分一级变换带的类型也逐渐改变;第三裂陷旋回时期,伸展作用减弱,大部分断裂停止活动,三级变换带大量减少,大部分变换带的类型发生改变,构造单元间无明显区分性的特征。根据分段正断层的倾向及其组合特征,可将研究区局部的变换构造带分为转换斜坡型、斜向背斜型、地垒型3类,它们多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对油气的勘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由于各储层物性在注水开发过程中都会发生相应的动态变化,因此建立注水开发前后储层物性的动态地质模型,并研究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物性的变化规律,对寻找有利区带以及进一步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地质意义。以胡状集油田胡七南断块沙三段储层为例,在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和精细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并以沉积微相为约束条件,采用随机建模方法建立了注水开发前后的储层三维地质模型,并通过分析泥质含量、粘土矿物、孔隙度、渗透率这些储层物性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储层物性变化的机理,深化了油田高含水期的地质特征认识程度。  相似文献   
67.
储层的非均质性是影响油气藏油、气、水渗流及油气采收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进行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找出其影响规律,对于搞清油藏剩余油的分布、采取合理性措施、提高采收率显得十分必要。利用测井多井评价资料求取的储层参数,结合岩心分析资料,对濮城油田沙一段储层层内、层间、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上属于强非均质性储层,其储层非均质性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控制,是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8.
油气田开发项目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油气田开发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可操作性原则;认为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油气田开发项目过程后评价指标、油气田开发项目效益后评价指标、油气田开发项目影响评价指标及油气田开发项目持续性评价指标;根据油气田开发项目的特点,有效地开展油气田开发项目后评价工作,对科学地、全面地反映开发投资实际状况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9.
采用定量色谱/质谱技术,精细解剖了宋家洼陷储层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在对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调查的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二个角度确认储层沥青的来源.储层沥青甾烷异构化成熟度参数小于0.55,CPI大于1.1,三环萜烷/五环萜烷比值小于0.12,说明储层沥青成熟度低.宋家洼陷储层沥青三环萜烷系列以C23三环萜为主峰,C24四环萜烷丰度较C26三环萜烷高,C27~C29规则甾烷呈现C29规则甾烷占优势,指示有机质生源构成偏腐殖型.依据伽马蜡烷丰度,宋家洼陷储层沥青分为2类,即低伽马蜡烷型和高伽马蜡烷型,其中低伽马蜡烷型储层沥青与下白垩统九佛堂组烃源岩有成因联系,而高伽马蜡烷型储层沥青来源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70.
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同生逆冲断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车断裂带分成4个断裂亚带:红山嘴逆冲断裂亚带、中拐反冲断裂亚带、车排子近NS向逆冲断裂亚带和车75井—车77井NW向逆冲断裂亚带,并分析各断裂亚带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再运用断裂生长指数和断距分析方法对典型构造剖面进行研究,认为同生逆冲断裂多数是前缘主干断裂,为高角度基底卷入型叠瓦冲断构造,对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底部的沉积有明显控制作用。二叠纪逆冲推覆剧烈,逆冲断裂普遍发育,三叠纪断裂发育强度由北向南呈减弱趋势;侏罗纪断裂发育表现为北部地区较弱,中部地区较强,南部地区几乎停止的特点。二叠纪到三叠纪断裂发育为前展式,三叠纪到侏罗纪断裂发育为后展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