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7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3篇
矿业工程   27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某低品位鳞片状石墨嵌布粒度微细,且与云母、黄铁矿和褐铁矿等脉石矿物赋存关系复杂,相当部分石墨矿充填交代或包裹于脉石矿物中,解离困难。为开发利用该石墨资源,以Na2SiO3为调整剂、煤油为捕收剂、2#油为起泡剂,对其进行闭路试验,获得了固定碳含量为80.64%、回收率为95.88%的石墨精矿。  相似文献   
32.
对某富银高硫铜矿石有用组分多、金属分散、矿物嵌布粒度极不均匀、可浮性差异大且交互重叠等的特点,采用"铜硫等可浮—等可浮粗精矿再磨后铜硫分选—硫浮选—白钨矿分选"流程进行选别,可获得铜精矿含铜24.62%、银1 432.60 g/t,铜、银回收率分别为94.36%、76.11%;硫精矿含硫48.39%(43.28%)、硫回收率81.79%(91.19%);处理钨(WO3)含量为0.15%硫浮选尾矿,可获得钨(WO3)含量为57.74%、作业回收率50.85%的白钨精矿,实现了铜、银、硫、钨多金属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33.
广西某低品位难选铅锌矿含铅0.61%,含锌2.61%,选矿厂采用铅、锌各一次粗选、两次扫选、四次精选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因生产过程中,流程容易波动,影响铅锌浮选指标。为给现场工艺流程优化改造提供依据,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优化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原矿磨矿细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优化铅锌的药剂制度,并对锌中矿进行再磨,闭路试验可获得铅精矿含铅52.78%、铅回收率43.36%,锌精矿含锌50.49%、锌回收率为86.50%。相比现场生产指标,铅精矿品位提高了7.67%,铅回收率提高了10.92%,锌回收率提高了4.35%,铅锌浮选指标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4.
内蒙古某难选钼-钨-金矿是国内罕见的以氧化钼为主的多金属矿床,有几种不同类型矿石,其中石英岩类型矿石伴生硫化钼、钨和金,具有相当高的综合回收价值。针对该含金氧化钼矿氧化率高、有用矿物种类多、有用矿物特别是金矿物嵌布粒度细、矿石含泥量大的特点,试验采用"辉钼矿浮选-硫浮选-氧化钼钨(钼钨钙矿)浮选-氧化钼钨(钼钨钙矿)精矿浸出"流程综合回收钼、钨和金,在钼钨浮选段,根据矿物性质,对易选钼钨和难选钼钨分别进行回收。辉钼矿浮选采用Na_2SiO_3作调整剂,新型辉钼矿捕收剂Pm为捕收剂;硫浮选采用对金具有强捕收能力的Y-89作捕收剂;钼钨钙矿浮选采用NaOH+Na_2SiO_3为组合调整剂,新型脂肪酸类捕收剂GYWA为捕收剂。对含Mo 1.01%、WO_30.137%、Au 2.45 g/t的原矿,经浮选试验,获得含Mo47.10%、Au 470.6 g/t,回收率为Mo 13.79%、Au 56.77%的辉钼矿精矿;含Mo 6.58%、Au 19.7 g/t,回收率为Mo 9.59%、Au 11.84%的硫精矿;含Mo 18.30%、WO_32.89%,回收率为Mo 72.15%、WO_381.29%的钼钨精矿。钼钨精矿(含Au约10 g/t)中金的作业浸出率为70.67%,对原矿回收率为11.59%。精矿Mo、WO_3、Au的回收率分别为95.53%、81.29%、80.20%,有效实现了多金属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35.
为了提高废旧锂电池材料的利用效率,减少湿法回收镍、钴等有价金属过程中的处理量、降低生产成本,对某废旧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正负极混合电极粉末开展了物理分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热解预处理-物理分选工艺,取得了石墨精矿固定碳品位93.64%、回收率88.36%,正极粉末含镍15.18%、含Co 7.65%、含碳0.71%,回收率分别为Ni 94.55%、Co 95.25%的试验指标。工艺实现了绝大部分的正电极粉末与石墨的清洁、高效分离,为冶金湿法提取有价金属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6.
对含Cu 0.96%、Ni 1.36%的某低品位铜镍电镀污泥开展了矿化—浮选工艺研究,通过矿物自动检测仪(MLA)、扫描电镜能谱仪(EDS)、X荧光分析仪(XRF)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污泥矿化前后的性质变化。对电镀污泥矿化后的烟化炉渣进行浮选试验研究,闭路试验获得了Cu品位5.47%、Ni品位8.03%的铜镍混合精矿,Cu、Ni作业回收率分别为91.37%和95.10%,浮选尾矿中Cu、Ni含量小于0.15%,不属于具有浸出毒性特征的危险废物。该工艺有效的实现了低品位铜镍电镀污泥的资源化回收和无害化处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