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3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0篇
矿业工程   69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4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锌型抗菌基元材料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功能基元材料的制备和选择,探索功能基元材料应用于涂料的特有性能。以天然矿物斜发沸石为载体,控制pH值7.0~9.0,用干湿循环法成功的制备了一种高载锌量的新型抗菌剂,载锌量为10.32%,外观呈白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大于99.9%。其含量为3.0%时,锌型抗菌涂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大于99.0%。  相似文献   
32.
Cu2+-TiO2/蒙脱石自净化功能基元材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蒙脱石为载体,通过溶液离子交换以及高温灼烧法,将具有抗菌活性的Cu^2 固载到载体的孔道中,同时将具有光催化降解自净化功能的TiO2插入到硅酸盐的层问,得到了对大肠杆菌(809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抗菌率为99.99%、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溶液的净化率为92.65%的自净化功能基元材料Cu^2 -TiO2/蒙脱石(Cu^2 -TiO2-M)。  相似文献   
33.
以脱硫石膏为原料,在H_2SO_4-H_2O体系,采用水热法制备无水硫酸钙晶须。研究了在加或不加硬脂酸的条件下,滤液循环次数对无水硫酸钙晶须形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实验发现,滤液的循环利用对无水硫酸钙晶须的生长有较大影响,但不影响物相组成。滤液循环利用1次,有利于无水硫酸钙晶须的制备,且添加硬脂酸有利于晶须的生成,但增加滤液循环次数,不利于晶须生长。  相似文献   
34.
司琼  董发勤 《中国建材》2005,(12):75-77
本文对传统建材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从建材生态化改造的角度对生态建材的概念进行阐述,展望了生态建材的发展趋势,说明了生态建材的生态化改造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5.
异形矿物的超细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讨论了异形矿物的机械法超细效应,超细粉体性能表征指标以及矿物材料机械加工方式的适用性,对比分析了矿物粉体的主要表面变化特征,肯定了矿物颗粒的微观内外界面,官能团与缺陷的生成,是影响粉体系列特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6.
超细矿物填料的特性及在塑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超细矿物填料在主要聚合物中的添加特征、作用和选用的技术要求;针对塑料填料矿物的最新发展,开发出了镁质补强阻燃多功能填料。  相似文献   
37.
超细粉体的应用及超细后果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蛇纹石等矿物粉体的综合利用及其后果效应为例,强调粉体利用、超细效应的整体思维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38.
对四川某铜铁矿开展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一粗二精一扫铜浮选,一粗一精铁磁选、中矿再磨再选的选别流程,获得了铜精矿铜品位22.50%、铜回收率90.38%,铁精矿TFe品位60.20%、铁回收率88.20%的指标,该铜铁矿资源得到了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39.
纤维水镁石中同时存在有不同价态的Fe即Fe(II)与Fe(III),这对开展水镁石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不同价态Fe含量测定过程中存在Fe(II)在空气中易氧化成Fe(III)而导致测定不准确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实验采用厌氧培养箱作为操作环境,对纤维水镁石的处理均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利用邻菲罗啉与经盐酸羟胺还原产生的总Fe(II)显色反应原理测定纤维水镁石中的总Fe,之后测定过程中不加盐酸羟胺与邻菲罗啉反应测定溶液中的Fe(II),利用总Fe与Fe(II)的差值测定Fe(III),从而实现了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对纤维水镁石中Fe(II)与Fe(III) 的准确测定。试验发现在波长为510nm,显色体系pH值为2~5,显色时间为10min条件下,Fe(II)质量浓度在0.02~5.0mg/L范围内与其吸光度符合比尔定律,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9。采用实验方法对两个纤维水镁石样品分别进行6次平行测定,结果显示总Fe、Fe(II)及Fe(III)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小于1%。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进行全Fe测定结果对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40.
通过静态吸附-解吸实验,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对U(Ⅵ)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U(Ⅵ)的解吸和菌体内P的释放过程,利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pH=5时,在1 L 50 mg·L-1的铀溶液中,投加枯草芽孢杆菌1.384 mg(干重,DW),2 h后,铀的去除率和吸附量分别为85.34%和308.31 mg·g-1(DW)。随着作用时间从2 h延长至48 h,铀的解吸率从52.13%下降至36.25%,菌体内释放到溶液中的P浓度从 0.12 mg·L-1增加到0.40 mg·L-1。枯草芽孢杆菌对水体中U(Ⅵ)的吸附行为可以用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较好地描述。作用过程是放热,可自发进行。SEM-EDS表明枯草芽孢杆菌与水体中U(Ⅵ)作用后,菌体内部断裂呈短节状,铀沉积在细胞表面及周围,无明显晶体产物生成,FTIR图谱出现UO22+特征吸收峰,氨基、磷酸基团参与枯草芽孢杆菌与水体中U(Ⅵ)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