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8篇
综合类   6篇
建筑科学   22篇
矿业工程   115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锚杆支护锚固力传递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千里  康红普 《煤矿开采》2010,15(2):56-58,99
锚杆支护锚固力的传递机理非常复杂,在前人研究的锚固力剪应力指数分布基础上,考虑了围岩体和锚固剂相对刚度对剪应力分布的影响,给出了锚杆锚固力沿杆体长度的计算表达式,并推导出了锚杆锚固段围岩体剪应力沿径向的分布曲线,以期为锚杆支护设计和施工提供更有效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2.
预应力锚杆支护参数的设计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不考虑原岩应力场的条件下,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FLAC3D,分析了锚杆预应力、锚杆长度、锚杆支护密度、锚杆安装角度及锚固方式等支护参数对锚杆预应力引起的应力场-锚杆预应力场的影响.基于数值模拟结果,结合井下应用情况,对预应力锚杆支护涉及的参数,包括预应力,锚杆直径、强度、长度、密度、角度,锚固方式,组合构件参数,锚索支护参数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提出了预应力锚杆支护参数选择的原则、范围.  相似文献   
113.
深部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分析深部高地应力巷道围岩变形与破坏特征,目前锚杆支护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高预应力、强力支护理论与锚杆支护设计准则;通过井下实测数据,分析深部矿井地应力分布特征;介绍强力锚杆支护系统,包括强力锚杆,强力钢带及强力锚索;最后,介绍高预应力、强力锚杆支护系统在新汶千米深井巷道中的应用情况,评价支护效果。井下试验表明,高预应力、强力锚杆支护系统能有效控制深部巷道强烈变形,保持围岩稳定。  相似文献   
114.
螺纹钢树脂锚杆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针对近年来我国煤矿树脂锚杆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高强度螺纹钢锚杆钢材质量、外形、横肋及肋间距、尾部螺纹及配套构件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锚杆支护重点的研究方向和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5.
高强度锚杆支护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53,自引:10,他引:43  
介绍了国内外高强度锚杆支护技术概况;分析了高强度锚杆杆体的力学性能和参数,并进行了分类;论述了高强度锚杆支护系统中的其它构件,包括树脂锚固剂、组合构件和锚索。最后介绍了两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6.
针对煤巷锚网支护现状,从支护设计、岩体结构、锚杆安装质量,风化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锚网支护系统稳定的因素和造成顶板事故的原因,提出了提高锚网支护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7.
针对煤巷锚网支护现状,从支护设计、岩体结构、锚杆安装质量、风化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锚网支护系统稳定的因素和造成顶板事故的原因,提出了提高锚网支护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8.
煤巷锚网支护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巷锚网支护现状,从支护设计、岩体结构、锚杆安装质量、风化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锚网支护系统稳定的因素和造成顶板事故的原因,提出了提高锚网支护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9.
120.
深部沿空留巷围岩变形特征与支护技术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以淮南谢家集第一煤矿深部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巷道围岩变形与应力分布特征。详细介绍深部沿空留巷井下试验,包括巷内基本支护、加强支护与巷旁支护设计,从巷道掘进、留巷,一直到留巷复用各阶段的矿压监测数据。通过围岩、充填体位移与锚杆、锚索受力数据分析,评价支护效果。井下实践表明:采用高预应力、强力锚杆与锚索作为巷内基本支护,单体支柱配铰接顶梁为加强支护,及膏体充填巷旁支护,能够有效控制深部沿空留巷围岩的强烈变形,保持留巷稳定。基于数值模拟与井下试验研究成果,分析巷内基本支护、加强支护与巷旁支护的相互关系,指出深部沿空留巷在顶板断裂位置、基本顶回转及围岩长期蠕变等方面与浅部留巷有很大区别,并提出深部沿空留巷支护设计原则。针对井下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