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1篇 |
免费 | 38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篇 |
综合类 | 18篇 |
化学工业 | 23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机械仪表 | 12篇 |
建筑科学 | 24篇 |
矿业工程 | 10篇 |
能源动力 | 7篇 |
轻工业 | 449篇 |
水利工程 | 5篇 |
石油天然气 | 6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1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5篇 |
冶金工业 | 13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40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46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56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低温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方法,然而仍有部分耐冷菌能适应低温环境,继续生长繁殖并最终导致水产品腐败变质。为了解不同培养温度对腐败希瓦氏菌生长动力学参数及细胞膜理化特性变化的影响,以水产品中典型的耐冷腐败微生物腐败希瓦氏菌模式菌株DSM6067为研究对象,对细菌的生长情况、细胞膜脂肪酸组成、膜蛋白含量、细胞微观结构和细胞膜流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腐败希瓦氏菌模式菌株DSM6067分别在30,10℃和4℃培养条件下经3.35,25.94 h和122.03 h的延滞期后进入对数生长期;腐败希瓦氏菌虽在低温环境下培养增速较为缓慢,但能够适应低温环境继续生长。腐败希瓦氏菌在相应培养温度下的对数生长中期,30℃条件下细菌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仅43.36%,其中C16:1(棕榈油酸)为26.62%,而4℃培养下细菌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51.04%,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C16:1含量高达46.66%,低温培养下细菌细胞膜中C16:1含量显著增加;细菌细胞膜蛋白表达量随培养温度的降低而有所上升;腐败希瓦氏菌微观结构观察显示,低温培养下的细菌细胞膜较为平滑,胞内空泡较少,细胞体积略大;在低温适应过程中,细菌细胞膜流动性增强。腐败希瓦氏菌细胞膜理化特性所产生的变化为细菌更好地适应低温环境生长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3.
叶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富含膳食纤维、Vc以及多种微量元素,但是其特有的生理特性以及组织结构使其极易腐败变质,因此探究适宜的保鲜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物理、化学、生物保鲜技术间的不同组合对叶菜的保鲜效果,结合叶菜典型指标及货架期,介绍了相比于单一保鲜方式,不同组合保鲜方式的特点及优势,并指出在未来叶菜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为叶菜的实际保鲜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腐败菌的蛋白水解活性在冷却猪肉腐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蛋白酶的表达可能与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有关。用脱脂乳平板法从冷却猪肉中分离出54株产蛋白酶腐败菌,经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PELR4检测,有44株产生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 homoserine lactones,N-AHLs),且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选取5株氧化酶阳性和5株氧化酶阴性菌经16S rDNA鉴定,这些腐败菌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和沙雷氏菌(Serratia spp.)。其中两株假单胞菌PP103和PP110经过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和carA基因特异片断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为隆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lundensis),为进一步探讨AHLs对腐败菌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5.
76.
为探究冷链流通过程三文鱼水分迁移规律,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研究了三文鱼冷藏期间水的横向弛豫参数T2所反映的驰豫性质变化及其与质构、鲜度及感官品质之间的相关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自由水T23随着不易流动水T22的降低而升高,感官、持水力和硬度等逐渐下降,而TVB-N、K值和菌落总数等指标数值不断上升,鱼肉品质下降。T2不仅与持水力等描述肌肉水分状态的指标显著相关(P0.05),而且与感官、质构、pH和鲜度(TVB-N、K值等)显著相关。由于LF-NMR对温度变化敏感,因此在冷链物流过程中研究三文鱼肉腐败变质时水分性质及肌肉结构的变化,可评价冷链物流过程中鱼肉品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77.
研究低聚壳聚糖(COS)与α-丙氨酸/天冬酰胺(低聚壳聚糖的羰基与氨基的物质量比均为4:1)的美拉德反应。醇沉法提取与α-丙氨酸/天冬酰胺反应8、16h以及24h的低聚壳聚糖衍生物,分别记为:CA-8、CA-16、CA-24、CN-8、CN-16以及CN-24。对衍生物进行红外表征,并研究其对超氧阳离子O2.-、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结果显示:美拉德反应后低聚壳聚糖衍生物抗氧化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抗氧化能力强弱次序为CA-8>CN-8、CA-16>CN-16、CA-24>CN-24,即随着反应时间增加,低聚壳聚糖与α-丙氨酸美拉德反应的衍生物抗氧化性始终更强,表明与小分子氨基酸进行美拉德反应制得的壳聚糖衍生物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78.
选取3类不同来源的6种天然淀粉与带鱼肌动球蛋白,依照传统制芡工艺制备共混面团,对比它们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所有共混面团均存在明显的剪切稀化现象(n<1)。共混物的触变性呈现豆类源>禾谷源>薯类源的趋势。BS-AP(豌豆-肌动球蛋白)共混物的刚度值(K)最大,为17.23, PS-AP(土豆-肌动球蛋白)对应值最低,为4.02。共混物中分子相互作用强度显示肌动球蛋白和淀粉之间仅存在物理键连接(Z''>0)。蠕变分析结果与流动性结果一致。回复结果显示豆类源共混物面团弹性回复性能明显高于其它组,其中BS-AP共混物的Je/Jmax值最大,达到了71.14%,显著高于MS-AP(绿豆-肌动球蛋白)共混物(64.45%)。温度阶升扫描结果显示肌动球蛋白和淀粉在共混物凝胶过程中相互作用较弱,凝胶网络是独立的。综合来看,豆类淀粉-鱼肌动球蛋白共混物面团更适合采用滴漏法生产,而薯类淀粉-鱼肌动球蛋白共混物面团更适合采用挤出法生产。 相似文献
79.
低聚木糖-脯氨酸美拉德反应衍生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聚木糖作为羰基供体与脯氨酸进行美拉德反应,监测反应过程中p H、紫外-可见吸收值以及荧光值,提取反应5 h、15 h以及30 h的低聚木糖衍生物XP-5h、XP-15h和XP-30h。对3种衍生物进行红外表征和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并研究其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结果表明:低聚木糖衍生物对DPPH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均较低聚木糖得到显著提高;XP-30h的抗氧化性最强,XP-15h次之,XP-5h最弱,即随着反应的进行低聚木糖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80.
本文建立同时检测海水鱼中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对部分海水鱼可食用部分及内脏中的4种嘌呤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当使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水-甲醇-冰乙酸-20%四丁基氢氧化铵(V/V/V/V=879/100/15/6)为流动相,设置流速为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μL时,4种嘌呤可完全分离且峰型较好。经方法学验证,得出此方法在0.1~400 mg/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在0.9998~1.0000之间,方法检出限范围0.0465~0.1056 mg/L。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精密度RSD在0.0200%~0.7000%之间,样品处理重复性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依次为1.2421%,0.9711%,0.8836%,1.9727%。加标回收率在94.2888%~102.9188%之间,适用于海水鱼中4种嘌呤的测定。经检测,不同种类海水鱼可食用部分(鱼眼睛、腹部鱼肉、背部鱼肉、鱼皮)嘌呤总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海鲈鱼、大菱鲆、金仓鱼、黄花鱼、美国红鱼、踏板鱼、鳕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