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0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80篇
能源动力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运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RFPA^20)系统,对花岗岩试样三点弯曲试验裂纹的扩展进行了数值试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对花岗岩试样加载过程中,裂纹的扩展路径总体上遵循一定的规律,即该裂纹扩展为沿晶扩展;由于花岗岩本身的非均匀性,局部的裂纹扩展呈现出曲折性。数值模拟结果与相关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滨海深部地质条件下采动灾害隐患突出现状,开展了滨海深部工程微地震监测研究。在三山岛金矿建立地表微地震监测系统,实现对矿山微地震活动的实时不间断监测。利用地质勘察孔的测井数据建立区域地层波速模型,通过应用预警空间搜索定位法,提前给出各个监测点的预警空间,确定好搜索网格模型。分析了竖井爆破信号的定位结果,预警空间搜索定位法既保证了震源定位精度,又提高了计算效率,特别是随着矿山监测区域的扩大和监测点数量的增加,预警空间搜索定位法准确、高效的特点将会更加突出。研究结果表明,地表微地震系统能够满足矿山监测要求,并能保证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和可靠性,可以为类似矿山的微地震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Phase2对某矿区不同跨度下采场拉底巷道和凿岩巷道开挖和支护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各阶段采场围岩位移场、应力场和塑性区范围变化云图,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揭示了不同跨度采场围岩稳定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采场跨度对围岩顶板变形量和应力值有着较大影响,及时采取合理的支护措施能有效保持围岩稳定。研究结果对类似矿山采场结构尺寸设计和地压控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金青顶矿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表明: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体内外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矿山压力逐渐增加,矿体赋存条件变得更加复杂,严重影响了采场的稳定性。为有效解决金青顶矿区深部矿体的开采问题,针对目前矿山采用的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副中段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和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分别进行比较,优选出适合金青顶矿区深部矿体开采的采矿方法。  相似文献   
15.
谦比希矿深部开采隔离矿柱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隔离矿柱是地下开采矿山浅部转深部开采的衔接部分,其合理尺寸选择及其稳定性对深部开采安全极其重要。针对谦比希矿浅部转深部开采的实际情况,采用极限跨度法、经验公式法以及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对原设计的隔离矿柱尺寸进行验算,提出合理的隔离矿柱厚度为21 m;根据隔离矿柱尺寸,修正原隔离矿柱留设方案,对所修正的方案应用FLAC3D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隔离矿柱下部回采高度达到33 m时,此隔离矿柱将完全失去其稳定性,而此时在深部开采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时,其覆盖层厚度已达到28 m以上,这就不能对深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的采场内人员和设备安全造成威胁,满足浅部转深部开采平稳过渡安全生产要求,为谦比希矿隔离矿柱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和指导,同时也为相关矿山的浅部向深部开采平稳过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超深竖井建设悬吊系统吊盘不平衡、钢丝绳受力不均、部分稳车出现溜车等,致使吊盘升降效率低下、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通过开发稳车集控系统、吊盘液压涨力自动平衡装置、稳车正反转检测防溜车系统等有效解决超重超大超深井凿井悬吊系统的稳定。在此基础上,建立稳车钢丝绳拉力天轮在线监控系统,同时监控吊盘载荷,实现超大吊盘平稳运转,充分发挥悬吊提运设备的效率,为超深竖井安全高效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凝析气藏开发中,单井的绝对无阻流量与合理产能是比较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到气井开发的可行性及整个气田的开发规模。本文在三相流动凝析气井无阻流量公式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凝析气藏开发中经常存在的反凝析及地层产水的现象,首先从理论上对影响凝析气井的产能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影响三相流动凝析气井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大尺寸采场的稳定性并优化采场参数,对森鑫矿业三道桥铅锌矿试验采场进行了现场地质调查、地质编录、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等工作,得到了评价矿山岩体质量的多种基础指标。对试验采场矿岩进行了岩体质量分级,并估算了其岩体力学参数。根据取得的结果,利用扩展的Mathews稳定图法对试验采场在当前尺寸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试验采场上盘的破坏概率较大,需要进行采场结构参数的优化。基于扩展的Mathews稳定图法对试验采场参数进行优化,利用理论法和数值模拟对优化的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的结果与利用扩展的Mathews稳定图法得出的结果一致,最终确定了试验采场需保留顶柱的安全厚度为7 m。  相似文献   
19.
针对滨海基岩矿床安全开采合理隔离层厚度留设问题,基于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共七种理论计算方法综合确定隔离层厚度,利用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通过结合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理论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研究不同中段开采充填情况下第四系底部的稳定性特征,最终得出安全开采所需的隔离层厚度必须在12m以上,合理的开采上限必须在-57m以上。通过分析数值计算模型第四系底部的沉降变形,发现第四系底部最大沉降集中于中间采场 ,最大沉降量为13.73mm。研究成果为滨海基岩矿床安全开采,提高资源回采率提供了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20.
呼伦贝尔山金矿业辖属三河矿区矿脉形态多变,岩体稳固性差,原有平底结构浅孔留矿法开采极薄矿体极易造成采场贫化率高、损失率大等问题.针对高品位急倾斜极薄矿体的开采特点,矿山决定变革采矿工艺采用电耙削壁充填法,结合钢筋混凝土人工假底替换矿房顶底柱,以此提高矿石回收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本设计可对具有类似条件的中小型矿山提供若干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